第十四章永义阁议事 二(2 / 2)

“大干一场,要不地盘都给别人抢完了。”

“咱们这点兵马,出去就是送死。”

主张出岛打天下的,以二军居多,主张静观其变的,一军居多。

“出岛,我们肯定是要出去的。但是时机很重要。”李道澄望向秦德才,问道:”秦师尉,您的母亲临终前,给你留下的那个馒头,救了你的命,但是你的母亲哥哥姐姐却因此饿死了,请问你那时,是不是很绝望。”

“是的,永义公。一个馒头一条命啊!”

“如果那时,有人给你母亲哥哥姐姐每人一个馒头,他们就不会饿死,请问那时,你们会不会把他当成救命恩人,今生做牛做马都行。”

“当然,可是,当时没有人这样做。”

“所以说,灾难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能刻骨铭心。

秦师尉,你们所处的时代,灾荒发生在局部地区,只有少数人遭受了类似你母亲哥哥姐姐那样的人间悲剧,这少数人对于那个世道充满绝望,而逍遥大洲上的大多数地方,仍是风调雨顺,没有发生悲惨的天灾人祸,老百姓还能活下去,甚至还活得不错,他们对那个世道还是充满希望,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百姓,只有活不下去了,才会对这个世道绝望。等全天下大多数人,都活不下去了,都快饿死的时候,我们过去给他们送上可以救命的馒头,才能获得他们的真心拥护。

现在,逍遥大洲上战争刚起,老百姓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他们还没到绝望的时候,我们此时出岛,师出无名,老百姓会认为,我们跟那些贪婪的王朝都是一样的性质,是在抢地盘。况且,我们这十万人马,九万多是新兵,碰到那些动辄上百万军队的大王朝,必败无疑。”

李道澄分析透彻,对人心的把握炉火纯青。

众将闻言,对永义公生起一股敬畏之心。

李道澄这个永义公,不到二十二岁,却洞悉人心如掌管山河,实在可怕。军师张道长,又欣慰又忐忑。欣慰的是,李道澄已经具备帝王气魄和心思,忐忑的是,自己再也不能把他当毛头小子看了。

军师张道长继续往下说:“各位,我和永义公推演过,大约再过两年的时间,天下大多数老百姓,都会处于难以活下去的地步,他们会渴望出现一个大英雄,能够挽救他们。那时,我们携带足够的粮食过去,挽救他们的生命,给他们希望。那时,我们振臂一呼,定会得到全天下人的响应。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储存足够的粮食,岛上的人都要节约,凡是浪费粮食的人,驱逐出岛,让他去逍遥大洲上自生自灭。”

李道澄做了一个挥手的手势,面向郑霸天和幽冥说:“我们的金矿,还远远不够,我们岛上的百姓,未来两年内,控制在三百万以内,再多的话,我们也养不活。第二军还是要继续搜寻金矿,未来三十年内,我们要准备养活一千万军队、五十万万的百姓,我和军师预计,两年后我们出岛,军队至少要有五十万,可以占领一个小王朝作为根据地,再经过三四十年的长期战争,我们才能占据逍遥大洲的半壁江山,至于以后的情况,只有天晓得。”

区区十万军队,就敢遥想逍遥大洲的半壁江山,永义公真是气势恢弘。

海底洞天处,到处是屋舍,数千妖族,正在日以继夜劳作。邋遢道长旁边有一女妖,正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婴儿,唱着小曲哄着小孩睡觉。邋遢道长呢喃道:两年后,这里要装下一万万难民,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