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章明德书院(2 / 2)

现在是辰时末,离午时尚远。孙夫子领着两人徒步上山。

山不高,步行一刻钟,三人就来到山头上。站在山头上,四周望去,只见三四十栋高楼鳞次栉比,有学堂,有宿舍,有操场,有图书楼。

孙良介绍说:“这片山头,本来没有这么大,以前,这里有六个小山丘,永义军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将这六个小山丘推平,才变成如今的模样。这样的话,学堂和宿舍都在一起,便于管理。”

袁淳风望向李道澄,竖起大拇指。

三人进入教学区,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终于有一片净土,可以容下上万张安静的书桌。

三人百感交集。

逍遥大洲上,战火纷飞,没有多少地方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战争是残酷的,孩子们却是无辜的。

钟声响起,课间休息时间到了。

孩子们冲出学堂,在山头中央的草地上,互相追逐着。

有一个孩子,表情肃穆,仔细打量着袁淳风。

“这位道长,我可以跟你学习道法吗?”

“小朋友,你学习道法干什么呀?”

“我想报仇,把那些坏蛋都杀光。”

小孩握紧拳头,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吕子强,你现在还小,不要总想着报仇。”

孙良走过来,轻轻拍拍小孩的头,有些无奈。

孙良大致说了一些吕子强的情况。

吕子强来自东华王朝。光武王朝攻打东华王朝势如破竹,光羽大军在东华王朝的土地上肆意妄为,他们没收商家的店铺,抢劫百姓的家产。一伙士卒冲进吕子强家所在的那个村子,见人就杀,吕子强的父母都被杀害了。吕子强躲在一口水井里,才保住性命。

“明德书院,像吕子强这样的孤儿,有六千多人。”

孙良说起书院孤儿的事,有点哽咽。

六千多孤儿,是永义军从逍遥大洲上搜寻过来的。

这些孤儿被找到时,多数已经沦为乞丐,食不果腹。

这些孤儿中,有三四岁的,也有七八岁的,也有十三四岁的。

三四岁的孤儿,要么靠亲戚抚养,要么靠邻居收养。

七八岁,或十三四岁的孤儿,要么吃百家饭,要么自生自灭。

据永义军搜寻这些孤儿的士卒讲,这些孤儿被找到时,有些奄奄一息即将饿死,有些衣服破烂头发里都有虱子浑身恶臭,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些身上带着不少的伤痕,有些身上伤口化脓里面有肉蛆,有些表情木讷痴痴傻傻,有些见到士卒就瑟瑟发抖。

望着吕子强,李道澄眼眶有些湿润。

这个孩子也就八九岁大,本该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八九岁的孩子,应该是快快乐乐,无忧无虑。

八九岁的孩子,应该有母亲的拥抱,父亲的呵护。

八九岁的孩子,应该不知何为仇恨,何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