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儿这么问,先是让众人一愣,但是看着徐春儿这副天真无邪的可爱模样,他们还是一起笑了出来,“哈哈哈哈小英雄想吃什么,我们那里就有什么。”
-------------------------------------
扬州城外的员外府,规模不大,只有六七个庭室,却也容得下十几口人。装饰并不奢华,算得上清平节俭。正厅里的客桌上,摆着八菜一汤,陈员外与夫人正陪着之前“搭救”他们的二位“英雄”吃着便饭。
这位陈员外是个有福气的人,他脸圆圆的,耳朵肥厚硕大;夫人则是国色天香,虽然已经二十六七岁了,但是气质仍不输那些妙龄女子。这一对夫妻,一个有福相,一个有美貌,看起来倒是别样的般配。
谷怀安和徐春儿二人,一个只顾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一个只顾狼吞虎咽地吃饭,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谷怀安的那杆铁枪,正紧紧地竖在自己的座位旁。见到此景,陈员外和夫人互相看了一眼对方,都不知说什么好。
门外,两名小丫鬟看着这二人的吃相,捂着嘴偷偷地笑。
“小姑娘,吃慢点,别噎着。”夫人对着徐春儿说道。
这一句把徐春儿吓住了,她先看了一眼谷怀安,只见他仍然自顾自地喝着酒,菜也不吃,想来是有些醉了,根本没有听见刚刚那句话。她再回过头去,对着夫人小声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女的?”
夫人温柔一笑,“因为我也是女人啊。”
徐春儿愣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过了片刻才怯怯地向夫人央求道:“你能不能别告诉他。”她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睛挑了挑坐在一旁的谷怀安。
夫人虽不知道徐春儿为何隐瞒身份,但还是用白色丝巾捂住嘴笑了笑,“你放心吧,我会帮你保密的。”
一名家丁端着一盘新炒的菜进来,换掉了桌上的一盘剩菜,正准备往外走。突然他看见了竖在谷怀安身边的铁枪,觉得一把兵器放在正厅实在突兀,于是便道:“英雄,你的兵器我先放在外面。”说着就伸出手去准备拿枪。
“咚”的一声,谷怀安将酒杯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与此同时另一只手紧紧抓住了家丁想要来拿枪的那只手。瞬时间,杀气陡然升起。
众人被谷怀安吓住了,全都屏住了呼吸,纹丝不动。原先在屋外取笑他们的丫鬟也捂住了嘴,一脸惊慌。只有徐春儿鼓起了勇气,轻轻地叫了一声:“大哥?”
谷怀安没有说话。突然,在这个紧张得鸦雀无声的气氛中,他毫无预兆地倒在了客桌上,呼呼睡了起来——原来他早就醉了。
“宁儿”他呢喃了一声,说出了一个徐春儿从来没有听过的名字。
待二人吃饱喝足后,夫人命丫鬟们给徐春儿烧了热水,给她好好地洗了一个澡,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再命家丁将伶仃大醉的谷怀安好好地安置在客房里,给他宽衣解带,放在床上沉沉睡去。当然,夫人是个细心的人,将二人安排好后,又亲自给谷怀安的那个酒葫芦装满了上好的酒水。看着酒葫芦上的那两个字“宁安”,夫人也不禁疑惑:“是哪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在葫芦上刻下了这两个字?”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清晨的京师,既熙熙攘攘,又安静祥和。
司礼监正堂之上,掌印太监上官尧正襟危坐,面前上官秋白正单膝跪地,向他禀报着此次前去查探的情况。
上官尧眉头紧蹙,用着尖细的声音说道:“你的意思是,一个武林高手杀了那两个羽林卫?”
“正是。”上官秋白回复道。
上官尧一面思索,一面缓缓说道:“是什么样的高手,连你也不是对手。”思考了片刻,他又道:“那高手身边的小孩是不是徐春儿?”
“下官不知。”上官秋白的确不知道,或者说不确定。那天晚上夜过树林时,谷怀安二人遇上了狼群,他一直站在树梢,暗中保护着二人。那个时候,他无意间听见了那个孩子自称“春儿”,但是随即又改口了。至于这个“春儿”是不是跟徐仲叔有关系,他确实不清楚。
“行了。”上官尧扬了扬手,“此处只有你我师徒二人,不必自称‘下官’。”
“是,师傅。”上官秋白站了起来,但是始终低着头没有直视师傅的眼睛。他和师傅一样,永远是一副严肃的表情。
上官尧原本是个孤儿,年少时上了太白山拜师学艺,成为了太白剑宗一代弟子。后来为了谋生活入了宫,入宫后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武艺,逐渐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上官秋白入宫时本没有名字,上官尧见他聪明伶俐,于是一直带在身边做一个跟班小太监,给他取名“上官秋白”,并视若己出,亲传太白流羽剑法。上官秋白也没有辜负他,靠着自身的吃苦耐劳和敏而好学,逐渐成为了以一敌百的当世高手。
或许是看出了上官秋白的心事,上官尧微微笑了笑,道:“徒儿,是不是有什么隐情没有如实禀报为师啊?”
上官秋白听此,抬头看了一眼师傅,师傅此时的面容和蔼可亲,没有半点肃杀之气。他摇了摇头,道:“徒儿不敢。”
上官尧听完,语重心长地说道:“秋白啊,你打小跟着为师,苦练武艺,为师也把你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对待。我们师徒之间可千万不要有什么隔阂啊。”
“师傅待我恩重如山,徒儿不敢辜负。”
上官尧再到:“你我都是宦官,说白了这一辈子都要在宫里替皇上做事儿。男人们的那些追求,钱财、权力、美色,咱都已经不稀罕了,就算稀罕也没用了,只要一心一意为服侍好皇上,也就问心无愧。此次“玉虎谣”一案,绝没有表面那样简单,朝廷之上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内部却暗流涌动。所以不管这一次咱面对的是些什么人,咱可千万不要有私心啊。”此时他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上官秋白又看着师傅的眼睛,道:“徒儿绝不敢有半点私心,此话若有半句假话,徒儿自当横死于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