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名君尘缘(2 / 2)

而今也算的是悟道了的修士了,玄门百家只怕再也不能小嘘这位魔宗首徒了。</p>

一连数日稳定内息,终于在这律麟堂之内成功稳了境界。</p>

也就是在这一刻,那一柄金边华伞自己却是冲霄而去,直接上了光明顶之上。</p>

也就是在这一刻,桃山之上的纵横峰之中丹鼎内有一人睁开了眼睛。</p>

无穷高的天阙之上突然传来一句心声:“子明,你行走一趟扬州,去广陵江都观潮!登高望远乾坤小,观海听涛天地宽。”</p>

择日不如撞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p>

刚好就牛余德牵着那一头乌黑发亮的奎牛走到了土楼之前,于是顺理成章的送慕容子明下山。</p>

只不过慕容子明到了如今也只是大概知道如何走下桃山,只不过听闻万里之地只能走出去也是哀嚎不已。</p>

只不过走了数日,突然一日万里之地灵力翻复,竟然可以御剑而行了。如今慕容随遇已经是元婴修士,就算是一日千里也是可以的。</p>

只是牛余德和那毛色发亮的水牛都是不约而同的回头看向那雪山之上,因为这两者知道只怕天阙上的争斗已经斗了极端白热化的地步,那位光明圣尊或是魔君已经没有余力镇压这万里之地的灵气了。</p>

而仲天殿内那七位坐镇神位之人此刻只见得那三朵黑莲在五气之上翻腾。</p>

就在这一刻,却是黑莲之上出现了那金发若晨曦的东皇元神灵识,如此同时又有两道身影出现,一者此刻已经一身白衣杀成了血红,另外一人身上也是一身衣袍上中了数招后惨兮兮的。君尘缘和君天佑两者尽了全力也不能镇压住这东皇元神灵识。此刻那一摸一样的脸上带着一丝坏笑。</p>

灵识元神相杀已经杀得难解难分,似乎是一种大道消磨一般。</p>

此刻那天生帝王一般的少年微微笑道:“了不起的少年人,竟然融汇贯通三教,还可证的左道三千。可算有的立教的本事了,了不起,了不起!”</p>

此刻君天佑撕掉半截衣袖,极其无语道:“不愧是先于天地生养的神魔,真的难杀,就算是一丝残灵也如此难杀!”</p>

一身已经杀得血红的君尘缘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为博君一笑,我也只好用点本事了!”</p>

随即七大神位之上坐镇的人影纷纷归于君尘缘一身,后者随后微微一笑:“君天佑,如今天人相分的时机到了,大道之上我一人独行!”</p>

随后一拉君天佑的手,片刻过后再回头只见得眼内金色神性流动,而君天佑身形消散,只余下一道因果纠缠的红尘气,随即君尘缘抛出一物。</p>

一支碧玉长箫带着那红尘气降临在纵横峰之中。</p>

丹炉里那个睁开眼的人片刻后多了不知多少过往的记忆,怀中抱有一物似乎伴生一般。</p>

见得这一幕,便是那东皇元灵亦是忍不住动容道:“我这是遇到一个疯子了,若说他人太疯癫,那是假的!你这是真疯子。”</p>

七大神位聚合一身元灵,下一刻那血红的人影便一收三花五气和庆云紫气金霞云烟都是收走,那至高天阙显露出一道光华收走了东皇元灵,一丝红影直追而去。</p>

此刻一身红衣的招提小僧再次走进了桃山。</p>

此刻却是整个昆仑地气翻涌,桃山上无人镇压,就见得这一位几乎半闭目的招提僧人微微伸出一根手指对着空中遥遥一指,竟然空中凭空生出一口万灭心钟,下一个瞬间便是镇压了整个桃山地脉。</p>

片刻后自言自语道:“我可真是个疯子,就是不知是真疯还是假疯。亦不知上面的那个我是否斗得过那位妖神!”</p>

又是片刻后那金色万灭心钟缓缓散去。</p>

明堂之内十大长老能感受到那空中传下来的威力好大的余波,可是便是这样也还是用心护守这神祇明堂。</p>

只不过多数都只能翻看教中典籍来安抚自己颤动的内心。</p>

整个光明顶之上那一日一月在云朵之间掩盖住那遮天巨幕一般的不归鸟影。</p>

水月小筑之中,德昭老夫子与敦煌君对桌而坐。</p>

此刻煮茶的自然是敦煌君。</p>

德昭老夫子最近看的比较紧,时不时就到了水月小筑,像是生怕自己这位侄子偷偷溜走了一般。</p>

敦煌君奉茶给德昭老夫子,后者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接过押了一口,然后缓缓说道:“自古英雄多磨难,自古英雄出少年!”</p>

敦煌君未解其意,德昭老夫子只好又补了一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p>

敦煌君莞尔一笑:“叔父,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p>

这次轮到德昭老夫子不解了,敦煌君只好又多说了一句:“姬太曾言人生之三大不幸他占全了。”</p>

德昭老夫子忍不住皱眉,敦煌君只好笑着说:“出身豪门,少年得志,飞来横财这三样他占全了。”</p>

德昭老夫子用手点了点桌面,敦煌君再次添茶后含笑说了一句:“出身豪门,礼仪规矩,半数自由。”</p>

德昭老夫子无可奈何</p>

的点了点头,反而自言自语一般说道:“他那性子的确算是难为了。你再说说少年得志。”</p>

敦煌君自己端起茶杯摇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p>

德昭老夫子听完只得自笑了一下:“世道艰难人心复杂,不知多少人使绊子等着看笑话”。</p>

反正都说了,敦煌君不等发问只好继续说道:“飞来横财,金玉满堂莫能守之。临了连本带利还把人给搭进去了。他一通修行便是姬家骄子,执剑上卿。弱冠之年还未戴冠便已经是光明教主,坐拥整个魔道。若说这不是飞来横财那就没有比这更大的横财了。”</p>

德昭老夫子一时间至不好与敦煌君分说,知道这算是带着气性,此刻倒是故意咬文嚼字打定主意要把这谈话继续下去:“至圣先师说的三大不幸乃是少年得志、中年丧妻、老年丧子。”</p>

敦煌君都没多想随口说了一句:‘如此说来我倒是占了两个。’</p>

德昭老夫子的一口茶水当场喷到了桌上。</p>

等德昭老夫子走出水月小筑回到雅庐的时候,一进门看到那副不知何时被敦煌君挂回去的画像的时候,德昭老夫子摇头笑了一笑,随后卷起袖子决定把这幅挂相取下来藏到那一大堆山水长卷之中,似乎是自顾自的言语:“这世间唯有痴情,不容他人取笑。”</p>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p>

可就在这时,有一人轻叩门扉,然后自顾自的走了进来。</p>

正在收拾画卷的德昭老夫子一愣:“隐宫大人,你怎么来了!”</p>

隐宫大人十分平静随性,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把你家那位泽世明珠叫来,我有事问他。”</p>

不多时,敦煌君被叫来了雅庐,可当看到这位隐宫大人的时候却是不得不拱手执了个弟子礼。</p>

随后就听得隐宫大人慢慢的说道:“大道之上,一人独行。心性纯粹趋于神性。在远古洪荒万神鼎立比的是道行高低,术法精妙。而今这末法时代,神灵陨落则看根行深浅,人心是非。”</p>

敦煌君似乎没听懂,眼神飘忽看了看德昭老夫子。</p>

德昭老夫子自然对于这位突然到来要召见敦煌君的隐宫大人目的也是半点不知。</p>

尴尬一幕出现了,叔侄两大眼瞪小眼了一下,眼神交流似乎没有让敦煌君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p>

见敦煌君半响没有回话,隐宫大人急了:“凤皇,当年那个唱破酆都的小子是不是就是后来那位魔师宫的小辈。”</p>

这话一问出来,牵扯到了敦煌君心中很多年前的往事,当年有人当着眼前隐宫大人的面唱了一曲破酆都。</p>

眼看敦煌君又是愣住没说话,这位隐宫大人扶着额头道:“你究竟知道多少,知道多少说多少,那一位究竟是不是当年的那一位姬家神龙。”</p>

敦煌君组织了一下措辞后说道:“我不敢肯定是不是他,只是猜测约莫是不完整的他。当年的那个他似乎不能完全的复生归来,似乎是灵识有损。”</p>

隐宫大人揉了揉额头,反问了一句:“那你可知当日那位魔君的修为已经高到通天彻地的地步,如今似乎应该说是祂而非他。我周不疑这可是头一次被人从眼皮子底下耍了。”</p>

说的时候伸手就以灵气聚和了一个“祂”字。</p>

敦煌君这还是第一次听隐宫大人说出自己的名字,似乎还很生气。</p>

过了片刻似乎自己宽慰自己一般又说了一句:“慕容小子,你是不是有点傻,自上三代之前颛顼帝绝地天通以来,你可看的几人身亡后复生而回的。这其中有天地大道之争,而这棋盘便是神州。若是到了必要时候,我周不疑可能就要不得不斩妖除魔了。”</p>

敦煌君缓缓苦笑一声,然后平静说道:“轩辕长歌已经准备把修为回归天地,而且现如今那位魔君君尘缘正在镇压光明顶的妖神复生,当初姬太也曾叮嘱我事有不逮之时他还留有一招后手。”</p>

“等等,轩辕长歌不是那位魔君?”</p>

隐宫大人抓住了关键。</p>

敦煌君微微点头,然后又补了一句:“君天佑是轩辕长歌,君尘缘不是,我也说不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不过好像是几分影子相熟的感觉!”</p>

隐宫大人摸着额头无比头大,缓缓叹了一口气道:“只怕复生而回的不是那位姬家神龙,而是那位亘古存在,看样子当年那一位以道心种魔后的确是达到魔道大乘天魔境了,尔后天魔解体分出多个自我。”</p>

看着敦煌君和德昭老夫子不解的眼神,隐宫大人只好解释一句:“活得比较久了,自然知道的就会很多,作为老不死就这点好处。”</p>

随后像是放下了心,反而对着德昭老夫子摆摆手,意思是煮点茶来喝。</p>

然后对着敦煌君说道:“你说他还有一个后手,你可说与我知晓。”</p>

敦煌君微微摇头,然后正色回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此事隐宫大人莫要强求。”</p>

隐宫大人似乎是放下了心情,玩心大起,微微笑道:“你已融汇儒释道魔四家真法,只是还远未到他当年道心种魔的程度,按理说他与你私交就算是再好,也应该不会把魔道根本明气武典给你看,那你就远达不到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的大乘境界。就算你能开剑境,但也远未到身负天道之下剑道气运的地步,你这个后手未免太不成器了些。”</p>

随后对着还站在院里的敦煌君招招手道:“过来坐下吧!年纪大了,我不喜欢仰着头跟人聊天。”</p>

这一位像是放松了下来,此刻分外慵懒。</p>

只不过紧接着下一句话便是令敦煌君吃惊不已。</p>

“你可知明气武典乃是魔道天魔策之中下五卷后的总纲卷,又名玉花卷。天魔策下五卷其名识神卷、游魂卷、妄意卷、鬼魄卷、浊精卷。此中讲的约莫是五气朝元。你修行过那一部花间游便是游魂卷的内容。”</p>

看着敦煌君如看天人的眼神,隐宫大人只好自嘲一句:“活的比较久的老怪物都知道的比较多,不过你出去不要乱讲,我可不想惹出了事端,逼得我单剑灭魔宗杀上光明顶去。”</p>

敦煌君此刻反问一句:“我比较担心的是前辈你究竟是谁,居然对魔道知之甚深,可以说是比很多魔道中人知道的还多。”</p>

隐宫大人只好摆摆手,反而背了几句:“你修炼花间游时必然知晓游魂卷的口诀: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空于喜,则魂定。东方木气朝元。”</p>

敦煌君不得不点头称是。</p>

而背出这口诀心法的隐宫大人微微一笑道:“魔道各脉祖师对天魔策领悟不同,看到的各卷不同,自然创出的修为功法也不同,但是总归饮水思源都出自十卷天魔策。其中明气武典来是上五卷的基础,这玉花卷之上还有金花卷,再其上还有九花卷。分别讲的差不多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是不是觉得这乃是直指大道之法,可是我要说这是成神法。可练成神魔之体,也就是道家玄门说的三花五气的金仙才可比拟,什么陆地神仙,要是达到这样便是真正天人大长生,无垢之躯,乃是一条成神的路子。不说正魔,这可是永恒大道之法。”</p>

敦煌君和正在洗杯的德昭老夫子都不得不点头。</p>

隐宫大人苦笑一句道:“魔道历代祖师想要的可不是这一副躯壳成神,而是要成真神,魔道那一句人身自有一天地,也非是空谈。我没看过这三卷天魔策,所以只知道若是只修成五气未达到三花越过陆地神仙,摸到天人无垢的门槛,便是魔道的天魔伪境,差不多和儒释道三教圣人相当。你如今正在这个边缘,或者说本事根脚更胜一筹。”</p>

这算是解了德昭老夫子心中的一个疑惑了。</p>

隐宫大人又笑道:“天魔策还有两卷,分别是道心种魔和天魔解体两卷,这两卷还不如说是一卷更为恰当,又可称呼为上下两卷。其上卷道心种魔,需要炼出魔念,由道入魔之法。下卷天魔解体,提炼道心,由魔入道。”</p>

敦煌君微微一笑:“隐宫大人,魔道历代祖师这是折腾着好玩嘛?”</p>

隐宫大人微微摇头,恨铁不成钢一般摇头道:“道心种魔乃是在三花五气天人无垢的道体上种上魔念,所以入魔,由此成大天魔境。比肩儒家超凡入圣,道家清境大罗仙人,佛家无量无念佛陀。由此便算是大道正果了。”</p>

敦煌君这次算是听得明白了:“这算是越过五境陆地神仙,成就真仙,天人无垢大长生。”</p>

隐宫大人微微点头,然后笑道:“五境陆地神仙就算是不是天人无垢,也算得了小长生,无非三灾五劫。这小长生的仙人有大小五衰的灾难,也就是三灾之外的天劫命数。魔道把这陆地神仙境小长生又称呼为天魔伪境。若说这之后的魔道天人无垢天魔境是第六境也是可?

??的,按道家说法那就是天魔境约莫等于大罗仙人。”</p>

随即微微一笑,反而是对着敦煌君小声说道:“那你可知,为何魔道还有一卷天魔解体。”</p>

</p>

敦煌君就算是再笨,也猜想到了:“魔道历代祖师想超越天人无垢大长生达到人身自有一天地,超越天魔境,达到超脱六境,那岂不是等于......”</p>

隐宫大人微微点头:“对,就是超脱六境,达到超脱天道的地步,也就是你说的等于一个天道,那一境乃是传说之中的创生境,或者是造物境。所以才有天魔解体这一卷天魔策。提炼道心,由魔入道,或者说由魔入玄。此道乃是天道。混沌无极不可量。”</p>

敦煌君微微苦笑:“这怕是穷尽人力极限也达不到。”</p>

“不,有人就要达到了!所以才可与神魔争胜。以天地为棋局,以神州为棋盘,以苍生做棋子。”</p>

话音一落,院落之中多出了一人,正是一位老者,须发皆白。面色和蔼,身上有白色光晕收敛了片刻后才稳定身形。</p>

这突然出现的人竟然视慕容世家这大阵如无人之地一般,就这么凭空出现了。</p>

“老夫能确定,有人已经至少天魔境,是不是当初那个少年人,我亦不知。”</p>

随即敦煌君亦是无奈,竟然有人到了这种神通境界的前辈都是这么不讲究,不请自来的嘛!</p>

来人一身布衣,随即和隐宫大人微微颔首打了个招呼:“周小子,你找的这个地方让我好找!”</p>

随即又对这刚刚泡完茶的德昭老夫子说道:“给老夫找点吃得来,我刚从天外天幕归来,累死了。”</p>

隐宫大人微微摆手,意思是让德昭老夫子赶快去办。</p>

随后给敦煌君介绍到:“这位前辈如今叫,前辈你如今叫什么?”</p>

来人拿过隐宫大人的杯子一连喝了三杯茶后才说道:“如今我叫金无怠。”</p>

几句额外的话:因为家里父亲生病回去照料,所以断更了两个多月,现在开始一切回归正轨了,所以继续写下去!大概一周更三个万字章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