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1(2 / 2)

“你真想去逛鬼市?那今晚可能睡不成觉了哟!今天晚上凌晨三点过就得出门,你怕不怕?”

“没问题!”

杨树点点头,“那好,现在时间还早,你先回屋去睡觉吧。等到时间到了,我再来叫醒你。”

杨帆今天乘了将近五个小时的客车,确实有点疲惫了,加之大人们的谈话内容,自己也不感兴趣,于是乖乖地跟姑妈走到门外院子里,用热水洗了脸和脚,然后自去客房里睡下了。

正睡得香,却被父亲进屋来叫醒。虽然有点不愿起床,但想到神秘的鬼市,还是乖乖地穿起衣服裤子下了床。

姑父姑母早就休息了,两爷子害怕惊醒了他们,像两个贼一样,也不开灯,摸黑走进厨房,站到水池前,开了自来水管,胡乱洗了把脸,然后关上门离去。

这个时间,天还没亮,街道上静悄悄的,别说看不见人,就连车影子也难得看见几辆。幸好一路上有路灯相伴,加上又是跟自己的父亲在一起,否则一个半大孩子,胆子再大,也不敢孤身行走。

父子俩步行近二十分钟后,便到了潘家园大门前。

这时恰好凌晨四点钟,只见潘家园门前人影憧憧,噌杂拥挤,摊主们用三轮车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箱子。顾客们聚集在潘家园市场大门外,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等到四点半钟大门一开,人群便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开市以后,虽然人多,但市场并不喧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虽然潘家园市场里的灯光非常明亮,但老顾客们仍然人手一只手电筒,意思是为了要把货物看得更加清楚,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

解放前,带上手电确实很有必要,现在带上手电,其实是因为这是一种标志,说明买家也懂行。卖家见买家带有电筒,才不敢胡乱开价。

杨家父子都是第一次来逛鬼市,尤其是杨帆,是初次来到潘家园,更是对各种东西都感新奇。只见鬼市果然如姑父他们说的那样:

这些地摊对收藏者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卖家往往在地上铺一张报纸或一块塑料布,摆上几件古玩玉器、或真或假的古旧工艺品、旧书老报等商品,然后蹲在一边,只用眼睛余光扫视着行人,绝无高声叫卖的。

而买家则悄悄穿行于各个地摊之间,尤其是稍微内行一些的买家,即使看到自己中意的东西也绝少直接问价,而是“顾左右而环视”,假装外行人。

在心理上,鬼市卖旧书古籍的人,希望将带的旧货在天亮之前顺利卖出,天亮光线好了,城管工商也来了;而去买古籍旧书的人,又生怕去晚了,好东西被别人买走。

因此,这个鬼市上的买卖,不但考验着买方的眼光,同时又是双方心理和智慧的一种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