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六章利剑行动(1 / 2)

“既然已是敌暗我明,不如挑开窗帘,让其原形毕露。叔父,侄儿建议有三,一是发出布告,吁百姓同仇敌忾,积极揭发可疑之人;二是解封土产店,店内派州府属官入驻,现场办公,公开接受百姓的检举,店外衙役看守,日夜防范,密道内驻军进入,严密探查有无其它通道,密道城外出口处,设置野战军营,高度戒备;三是江州城实行宵禁,四门严密盘查可疑之人。”王朝歌将思虑成熟的想法向叔父讲道。

“历来侦办大案都是外宽内紧,迷惑对手,使其放松警惕,自投罗网,现今反其道而行之,实乃审时度势,灵活应变之举,可行。”王羲之道。

“时间于我于敌都同等重要,细究之下,对方更耐不住,高压之下必有爆发,我们做好应对,不变应万变。”王朝歌又继续补充分析道。

“再加第四条,即刻上报朝廷,举一反三,在各战略要地,进行明里暗里的梳理排查,江州的地下间谍组织绝不会是孤立存在的,横向没有联系,纵向同属一支是必然的。”王羲之深入的讲道。

“叔父,通观全局,防患于未然,是高明的做法,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事关军国大事,理应如此。”王朝歌佩服叔父王羲之的高瞻远瞩,不愧是朝廷倚重的柱梁。

天色微亮之时,破除江州城地下间谍组织的行动方针已定。叔侄二人回到府邸,简单梳洗了一下,吃了早饭,就来到州府衙门大堂,升堂办公。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签发,王羲之与潜伏在江州多年的间谍组织间的决战拉开了序幕。

命名为“利剑”的排查搜捕行动开始后,江州城内外如同铜墙铁壁,那把无形的利剑缓慢而不容置疑的向敌特分子头上落下,在威严的正义感

召与高压态势下,江州城各处捷报频传。

截止当晚的统计,由百姓检举而被捕的间谍组织成员有十五人,投案自首的有十人,收到新的破案线索二十七条,缉拿案犯的行动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分析着“利剑”行动首日的战果,王羲之深知更艰苦的对决还在后面,与间谍组织的斗争也会更残酷。

王朝歌带着晴之走进屋里,看到王羲之正伏案批阅刚呈报上来的文件,就在一旁默默的待着。

过了好一会,王羲之无意中抬头看到他们站在一旁,不禁莞尔一笑道:“你们何时来的啊我这里事务太多,都忙忘记了。”

“爹爹,您忙的都忘了吃饭了,让人通报了几次,都说是待会就吃,母亲放心不下,让我给您送饭过来了。”晴之嗔怪道。

在旁的王朝歌微笑着看着父女俩。

“好好好,我这就吃饭,说实话,也确实有些

饿了。”王羲之笑着答应着,舒展了一下胳膊,站起身来走到晴之面前。

晴之从餐盒中拿出两盘菜,一盘是王羲之喜爱的葱炒肉片,一盘是清炒笋干,都还热腾腾的,旁边是盛好的米饭。

王羲之一见之下,不禁食欲大开,坐到王朝歌端来的椅子上,端起碗就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爹爹,慢点吃,这里还有汤鱼汤,您喝点润润喉。”晴之细心的说着,端了一碗鱼汤递给父亲。

王羲之就着女儿晴之的手,喝了一口鱼汤,赞道:“嗯,不错,真鲜美啊,舒服。”

从昨晚忙到现在,一日一夜,此时是王羲之最放松的时候,难得清净一下。

饭后,王朝歌和晴之逼得王羲之去后面的卧榻上睡一会,拗不过两个孩子的缠磨,王羲之只得去小憩一会。他太累了,头一沾靠枕,就呼呼大睡起来。

王朝歌和晴之悄悄的守候在一旁,心疼的看着他熟睡的样子,兄妹二人期盼着“利剑”行动大捷,早日铲除威胁江州安危的政治毒瘤。

不知过了多久,王羲之打了个哈欠,一翻身睡醒了。真是一个好觉啊王羲之想着,睁开眼来就看到女儿晴之坐在小凳上趴在自己身旁睡着了。王羲之不由得心里暖暖的,他轻手轻脚的起身,将晴之抱到卧榻上,给她盖好毯子。看了看孩子熟睡的面庞,王羲之放心的走出房门,来到了前厅。

刚要进门时,迎面正好碰到走出来的王朝歌,叔侄俩撞了个满怀,二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回至房内,王朝歌向叔父通报着“利剑”行动的进展。

王羲之休息了有两个时辰,在此期间,在密道中的军士发现了隐藏的密室。在得到呈报后,王朝歌嘱咐晴之好好看护着叔父,尽量让叔父多休息一会儿,以免被打扰到。自己则赶至现场,进

行实地勘察。

在现场,王朝歌仔细的查看着密室的情况。密室大概有十个平方大小的样子,跟自己在穿越前家里的卧室差不多大。室内有床和桌子,墙上有长明灯,但不像是有住过人的样子,这引起了王朝歌的怀疑。

他让身边的军士退出去,他一个人好安静的进行检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果真发现这个密室有机关。

在检查桌子时,他发现这张桌子的四个腿是嵌在地上的,使劲搬了搬,桌子纹丝不动,即搬不动也挪不动,很是怪异。王朝歌索性跳到桌子上,用力跺着,这下桌子动了,应该说是下沉了。王朝歌警惕着蹲在桌子上,密切观察着周边,看有无变化。

随着桌子的下沉,旁边的床翻了起来,地上显出了一个大洞,有台阶通往下面。

王朝歌从桌子上跳下来,呼唤军士进来,在确

认洞口无暗器和陷阱埋伏后,王朝歌带领几名军士进入了地道。

在曲曲折折的走了好久后,他们来到了地道的尽头,通过寻找机关,他们终于打开了地道出口。王朝歌发现地道出口在一座砖塔内,出了砖塔,就是一座大的寺院。为免节外生枝,王朝歌带领军士原路返回。命军士好生看守新发现的地道口后,他立即返回州衙,将方才的发现记录在册后,正准备去后面看望王羲之,却不成想,王羲之已然睡醒,两个人不期而遇在门口。

听完王朝歌的情况汇报,王羲之紧锁着眉头,沉默不语。

江州城外只有一座砖塔,坐落在天济寺,是江州最大的寺院,曾受到朝廷的敕封。相传祈愿甚是灵验,历来香火旺盛,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每日络绎不绝,据朝歌的讲述,想必就是此处了。

间谍组织的首脑,选择此处作为另一条密道的出入口,真是煞费心机,让人想不到。

“朝歌明日我们去一下天济寺,想必会有收获。”沉思之后,王羲之说道。

“叔父,侄儿也有种预感,大鱼要落网了。”王朝歌信心十足的说。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早,王羲之携朝歌带同几名贴身随从来至天济寺进行暗访。

天济寺建筑规模足有五进院落,恢弘庞大。虽是清早,但已是人头攒动,许多慕名而来的信徒正焚香祷告,纳钱上贡,各色人等参差不齐。

王羲之和王朝歌一路走来,气定神闲的游览着寺庙,并不时的在几处庙堂上着香,见佛跪拜,虔诚祷告。

在即将进入最后一处院落时,有两个僧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其中一个年长的僧人双手合十施礼道:“阿弥陀佛,施主请留步。此处乃敝寺住持静修之所,不便游览进入,请施主去别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