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九二章 功成还要身退(2 / 2)

至于这铁锤的重量,最开始时,张良真的不知该怎么来定,并为此苦恼不已。

后来,在结识“大力士”之后,与其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彼此深以为友。

在“大力士”的配合下,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一百二十斤的重量。

这个重量,“大力士”在投掷时,能够驾驭,也是击中远处目标物时,击毁效果最好的。

重量再大一些,击中效果当然更好,但是攻击距离

就近了至少五丈。

权衡之下,张良还是决定采用一百二十斤的份量来打造一把大铁锤,这样一来,实际有效的攻击距离就能保证在二十丈以内。

在能做到一击之下必中之后,紧接着所要做的就是安全撤离。

在制定“刺秦”行动计划时,撤离计划也是张良非常重视的。

因为,是在野外刺杀始皇帝,这就为撤离提供了有利条件。

即使未能刺杀始皇帝成功,但只要能脱身撤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安然无恙,就还有的是机会。

综合各种自然条件之后,张良选定的刺杀始皇帝的地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地势崎岖难行,但又是始皇帝出巡时的必经之地。

这样的地方,可以有效阻滞始皇帝的车马銮驾,大队人马缓慢前行,就提供了绝好的刺杀机会。

二是周边有河流,最好是有不止一条河流经此地。

河流是最佳的隐遁身形的天然屏障,只要预先备好船只,撤到河边时就能脱身。

河道纵横交错,即使后有追兵,其奈我何

三是六国之地,归附不久,民心不稳。

五湖四海,归附时日甚短。秦政严苛,律法森严,政治高压制下,天下貌似统一顺从,实则是民心思旧,此状六国故地尤甚。

在秦地之外行事,胜算更大,即使不成,脱身亦不难。

在谋划好这些以后,张良就在另一个友人的帮助下,逐步制定完善着“刺秦”计划。

根据探知的始皇帝出巡消息,进行着准备,这一番事情下来,任谁不会身心俱疲啊

所以,对于两个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同伴,张良更多的是心疼和愧疚。

他们本来都是与世无争之人,因为帮助自己,跟随自己做事,现在只能隐姓埋名,有家而不能回。

今后他们只能跟自己浪迹天涯,以四海为家了。

在给他们预留了两份点心后,张良将手里的最后一块点心塞进嘴里,拍打着沾在手上的点心碎屑,起身走出了帐篷。

张良一出帐篷,就看见王朝歌正在空地上,跟属下们有说有笑地说着话。

张良走到他身边,拍了一下王朝歌的肩膀,问道:“朝歌,你怎么不进帐篷啊”

王朝歌被张良的一拍,吓了一跳,忙转过身来,看清是张良后,长吁了一口气,说道:“先生,您这突然在身后一拍,差点儿把我的魂吓走,您真是惊着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