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四四章 兄弟对弈(1 / 2)

王朝歌的围棋还算可以,但如果不是在不听他们家的棋盘上对弈,估计得要花些时间来适应的。

从现在的角度看,不听父亲所刻制的棋盘和棋子与现今的围棋形制基本相同。

除了棋子不是圆形的,棋盘纵横各少了两道外,其它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这样的棋盘上对弈,王朝歌若是对弈者之一的话,不论是按照现在的落子顺序,黑先白后,还是反之,都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围棋的下棋规则从古至今,是步完善的,在这一点上,王朝歌是占据优势的。

王朝歌既熟悉古代的棋局规则,也通晓现在的规则,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围棋的来龙去脉,发展演变。

在这种情况下,王朝歌在现在的这个秦汉相交的时空里,可说是围棋“第一国手”。

说这么多,是因为,随后王朝歌和张良要对弈一局,那可是精彩纷呈的。

我们接着来介绍,秦汉年间的围棋情况。

这时的棋盘比较小,只有纵横十七道线甚至更少,最少的是纵横只有十三道。

棋子的颜色也不统一,有的是黑白两色,有的则是粉绿与墨绿,或者浅灰与浅黄相搭。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人们对弈的场面,行至中盘,满目花花绿绿,不知会不会让在旁观棋的人看花眼。

此外,与今天不同的是,当时的棋子是方形的,至隋唐时才出现了圆形棋子,并成为固定样式流传至今。

从汉到隋唐,围棋的棋子逐渐摒弃了木头,开始以石头为主。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不听父母对于棋子材质的选择,眼光是有多么的朝前。

现在的洛阳围棋博物馆中,藏有一些收自本地的汉代至南北朝的石制的围棋棋子,有天然的石头,也有黄玉材质的。

这些棋子的规格比今天的棋子略大,颜色浅暗分明,看着很像河边的鹅卵石。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有人工打磨的痕迹。

现代的围棋棋子是一面凸,一面平,而唐代以前的棋子都是两面凸的,这种风格至今仍保留在日本围棋当中。

东汉末年,虽然社会动荡,却形成了古代优秀棋手的首次“井喷期”。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均出了不少围棋高手,其中不乏曹操、孙策、陆逊等在战场和棋坛均叱咤风云的豪杰。

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裴松之注引西晋张华博物志:“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桓谭、蔡邕善音乐,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皆与埒能。”

“埒能”指能力相同,说的是曹操围棋水平很高,可与当时的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围棋高手对弈,而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