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有宦官前来通传道:“太后,官家,今日值守中书门下的事吕相与鲁相,他二人此时正在殿外候着。”
赵祯正想宣他二人进殿,猛一抬头,看见刘太后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连忙缩了回去,拱手对刘太后问道:“母后,是否传这二位相爷进来。”
“官家,您是天子,哀家不过是帮先帝照拂您,这些许小事还要哀家来拿主意,官家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刘太后笑着叱责道。
“是是是,母后责备的是,所以这更说明了皇儿还需要母后在一旁多多提携,方才不会把国家大事搞砸了。”说罢,赵良心里松了一口气,好歹是糊弄过去了。
“罢了,那哀家便再受受累,再多替先帝多照拂官家几年吧。只是官家也要多用功啊,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官家你都要双十了,却还未留下一个皇子,这恐怕,还是得要提上日程了吧。”刘太后摆了摆了手,笑着看着赵祯说道。
“额。母后教训的是,皇儿回內宫以后一定多加用功,争取早日令众妃子有人能怀上龙种。”赵祯大汗,尴尬的赔笑着附和道。
刘太后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通传太监说道:“去,宣二位相爷进殿。”
那通传太监走到门口,朗声说道:
“宣: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
参知政事鲁宗道
进殿。”
片刻后,吕夷简与鲁宗道二人一同上殿,躬身道:“臣吕夷简(鲁宗道)拜见太后(官家)、官家(太后)。”
刘太后皱了皱眉,见鲁宗道先称官家,再叫太后,隐隐有些想发作,但又想这鲁宗道恐命不久矣,也就没有再去计较这些事,而是和颜悦色的对着鲁宗道说道:“鲁相公,您老年事已高,怎的还在中书门下守夜当值啊,如此尽心虽是好事,但恐怕对身体不好,还是要多多休息。”
鲁宗道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说道:“回太后的话,微臣蒙皇恩,食皇粮,当尽忠职守,不可有一丝懈怠。”
吕夷简亦是在一旁笑道:“贯之兄一心为公,实在是天下官员之楷模,坦夫心中敬佩不已。”
刘太后见状,笑了笑,对着旁边的太监道:“去取凳为二位相爷设座。”又转头对两位宰相说道:“二位相爷对大宋呕心沥血,不肯懈怠,哀家心中也是十分宽慰,不过鲁相公年事已高,吕相公以后可莫要再排表让鲁相公值夜了。”
“坦夫记得了。”吕夷简躬身一礼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