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三才大阵(1 / 2)

大道观止 戴夫子 0 字 2021-05-29

王喆等人看到了凭空出现的“回”字后,心中大定,这样大家就可以及时传递消息。

于是王喆又用剑气写出了一行字“我是王喆,此为何阵?”

居中洞穴先是由吕方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右边洞穴,然后开始讨论起来。

“三个洞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阵法”,大家开始各自思索起来。

一座阵法,道意缥缈,隔绝天地,就像一位圣人坐镇小天地,还可以传递攻击气机,一定是一个气象浩大的大阵,大家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尤其是阵法还能压制关键气府的气机调动,则是布阵手法极为高明,最是棘手。

唯一存疑之事,就是三个洞穴怎么进行连接,这是破除这个阵法的关键。因为只有找到这个联系,才能真正找出压胜之物藏在何处,否则以阵法的规模及阵法对气机的压胜,大家无论如何都无法强行破阵。

突然,空中出现两个大字“三垣”。

吕方和袁衍几乎同时摇了摇头,三垣大阵记载于大唐王朝的《天象经》,仿照诸天星空的三垣二十八宿而摆下的阵法。各垣都有东、西藩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如果是三垣大阵,则压胜之物应该就藏在洞穴的东西两个方向。

两人之所以摇头,主要是因为这个阵法不可能是三垣大阵,因为三垣大阵最大的特点在防不在攻。

那会是什么阵法呢?两人不住挠头。

李去病突然说道:“我记得当时站在三岔洞口时,每一个洞口之上都有一行字,会不会有些关系?”

陈木南问道:“小子,你还记得分别写的什么字吗?”

李去病说道:“我记得右边洞口写的是‘福祸无门、仁义无用’,中间洞口写的是‘风雨难长、阴阳难测’,左边洞口写的‘水火不容、刚柔不济’。”

陈木南问道:“小子,知道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吗?”

李去病说道:“不就是字面意思吗?难道还有其他意思?”

陈木南这一问,把李去病给问住了,却把袁衍和吕方给问醒了。

吕方把刚刚李去病说出的三句话写在了洞穴底部的岩石之上,深约数寸。

看着地上的二十四字,李赞、姚仲山、姚文中三位读书人不由得感叹一番,吕方的字写得笔势雄奇、姿态横生、颜筋柳骨,感觉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明显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

然后,吕方说道:“每个洞穴之上的后一句前两个字,就是阴阳、刚柔、仁义。《易经·说卦》记载,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吕方顿了顿,看了看众人有些不解,然后继续说道:“那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中间洞穴为天之洞,左边洞穴为人之洞,右边洞穴为地之洞,这样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三才阵法。”

众人皆以为然。

袁衍更是点了点头,这《易经》是他们这个脉的学问根本,“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于是,吕方用湖笔在空中写到:三才大阵?

韩良臣、杨红玉和铁中堂很快就联想到了洞口之上的文字,也觉得是三才阵。

小爱坐在铁中堂的心湖之上,嘟囔着小嘴,有些生闷气。

自己本来就不擅长阵法,好不容易想起有个三垣大阵,结果还是错的。

好在铁中堂及时安慰道:“小爱,没事啊。说不定他们也是受你提出‘三垣大阵’的启发,才想到是三才大阵的。”

小爱转过头,笑着不说话,安慰得生硬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