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夏的百姓们都在期待着,他们坚信大夏会越来越好,坚信自己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
......
观云城皇宫,宣德大殿。
这里正在召开一场久违的大朝会。
傅小官和三位宰辅以及六部尚书站在台子的下面,他此刻正在对大夏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进行归纳总结。
“......在这第一个年头,因为北伐的缘由,我没有在宫里。”
“但回来的这些天,我详细的看过了各部的年报,你们在三位宰辅以及六部尚书的带领下,都做的很好!”
“大夏二年,整个大夏的粮食产量比去岁增加了足足四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意味着大夏从曾经的缺粮国,一跃成为了粮食大国,并且大夏的粮食已经开始出口至周边的国家,甚至最远已经销往了利亚大陆。”
“老百姓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穿衣的问题......今岁棉花的产量比去岁也增加了三成,来自商业部的报告说,因为棉花产量的增加,也因为纺织作坊大量采用了新的蒸汽机技术,市场上的布帛价格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三成。”
“这也是好事,老百姓们能够在穿衣的支出上少许多,他们就能节余下来更多的银子,可支配的收入才能大幅的提高。”
傅小官洋洋洒洒的说着,他从民生开始,说到了教育、医疗、养老、科学等等等等。
今儿个的这场大朝会可不仅仅是观云城的官员,他们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比如金陵城的燕师道、比如长今城的樊天宁,也比如长安城的秦墨文、太临城的燕北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