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重心问题(2 / 2)

“多谢关将军相助。”知道是关羽帮了自己,李孟羲带着弟弟连忙致谢。

关羽轻抚长须,呵呵一笑,“举手之劳。”说话时,关羽看向李孟羲的眼神尽是满意。

还是个李孟羲和屠夫一战,当李孟羲能重伤到屠夫时,在关羽看来,李孟羲已经赢了,屠夫也自然就该死了。

不然,还真让赢弱不堪的小军师当真生死相搏不成

一场李孟羲旨在为弟弟报仇的战斗,尘埃落定。

李孟羲单纯是想给弟弟报仇,没有多想。李孟羲还不知道,一场有惊无险的厮杀之后,刘关张三人对他评价更高了。

以细微处观之,李孟羲称得上是有勇有谋。面对一个凶狠壮汉,敢以赢弱之躯拔刀相对,此为勇;借机收集灰土迷乱敌目,此为谋。

自从李孟羲杀了屠夫,砖头就变得活波正常了许多。

屠夫的脑袋又不能拿去领赏,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埋了。

尸体要及时处理,不然招苍蝇,还容易引起瘟疫。

挖坑埋人是重体力活,自有乡勇大叔代劳,不用李孟羲亲力亲为。

——

关羽拎着一个很大荆条筐的,来给李孟羲送甲片。

装满甲片对筐很重,放在地上哐的一声作响。

甲片送到,关羽并不急着走。

看李孟羲在把玩着短刀,关羽把短刀从李孟羲手中要了过来。

李孟羲递刀给关羽时,很有礼貌的双手捧着,并把刀尖的那一头对着自己。这跟递别人剪子尖不能对准人是一个道理。

这样,关羽接刀就是正握,接过了刀,手中轻轻抛弄了一下,不算太轻的短环首在空中转了半圈后,刀尖变得朝内,刀柄向外,稳稳的落回关羽掌中。

轻轻掂量了两下,没感觉有什么不同,关羽好奇发问,“孟羲,我观你掷刀之时,把刀倒持,这却是为何”

“额……”李孟羲被问了个措不及防。

电影里就是那么演的,专业的飞镖人员也是那么玩的,我怎么知道为什么李孟羲暗自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不过嘀咕归嘀咕,问题还是要回答的。

微微皱眉,挠着头发认真思考了片刻。

“可能……是因为重心。”李孟羲回答。

“重心为何物”关羽面露疑惑,不解其意。

“重心就是……关将军见过磊墙吗垒墙只是,工匠会用线吊一重物,以此来确定墙壁的笔直。这和我倒持短刀的原因一样。”

李孟羲越解释,关羽越疑惑。

“这……工匠盖房我倒是见过,这跟孟羲你投刀杀人的手法,道理有何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