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天下大势(2 / 2)

  人性就是这样,哪怕知道和谈的结果更好呢?

  你都打了我了,我还要忍气吞声?

  占据了民心的邦尼维尔,就完全占据了主动权。

  现在哪个皇室胆敢提出来,要向对方提出和谈,立马就会成为投敌叛国的代表,不用邦尼维尔亲自出手,他们的国民们,都会群情激踊的抵抗皇室。

  所以在邦尼维尔的宏观布局下,她近乎完全掌控了局势。

  舆论和英烈,都是她能够利用的东西而已。

  若是前线打的太厉害,有全面爆发战斗的趋势,她又可以拿出王国王室们的某些说法,来避免战役扩大,局势失去掌控。

  可她的举措,也不会让人们觉得太怂,因为除了女教皇冕下,可没有这么刚烈的领导者了。

  也只有女教皇冕下,才拥有和对方抗争到底的决心。

  她之所以在避免全面开战,也不过是在等候时机,在避免己方英雄的牺牲罢了。

  反正怎么说都是她对,她的理由是完全操控着人心的,其中的尺度,邦尼维尔心知肚明。

  她也不是完全无情的,要去牺牲那些英烈,她也同样给了那些英烈应有的尊重。

  为他们修建英灵墓。

  为他们照顾亲人子女。

  让他们成为全民的英雄。

  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那些人是完全没必要牺牲的,这只是邦尼维尔为了满足自己欲望,所制造出来的情况。

  但是谁敢说出来?

  又或,说出来谁信?

  你们这些懦弱的皇室,数次提出来和谈,现在反而站出来指责女教皇草菅人命?

  难道我们就应该丧权辱国,举手投降?

  去你们的吧!

  女教皇给了英烈们最大的尊重!

  让他们成为全民的英雄!

  懦弱者,不配成为我们的领袖!

  有的战斗,不得不打!

  这关乎于尊严!

  事实上邦尼维尔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她为的并不是尊严,而是为了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

  在新世界构成之前,前线的战斗,就不能停下来。

  除非自己几乎完全掌控了后方,或者拥有了其他类似的优势。

  不然,死亡与牺牲,只是为了未来的乌托邦而已。

  自己永远不会后退。

  不过倒是有一件事情,让邦尼维尔仍旧迷惑不清。

  那就是对面的王国联盟,在这种局势下,也推出了几个文明的领袖。

  可自己所得到的画像,却没有一个,是和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王者类似的。

  她清晰的记得,那个不拘小节,目空一切,蔑视天下,第一个踏上新大陆的王者,是多么得让人感到压力。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

  为什么没有他的丝毫消息?

  坐在皇椅上的邦尼维尔,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猫腻呢……

  或许只有神才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