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唐大儒夫妇重新的判断自己,果然俗人一枚。
本来说别人家的事情的时候都是非常的理智,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能公平公正。
但是就怕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才发现什么理智,什么想法,全都消失不见了。
脑海当中只是被愤怒占据了理智,不是神仙,皆是凡人。
“未经他人之事,莫劝他人行善。”唐大儒本以为自己真的是圣人,原以为自己就是俗人一个,也是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会生气,会愤怒,还会偏激。
唐大儒夫妇认真讨论一番,终于决定好好工作,不想其他事情。
尤其是唐钱氏觉得如果自己下半辈子就是和儿媳妇斗智斗勇,将此后余生的时间都消耗在内宅中
唐钱氏不想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关键是她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危险。
唐钱氏被气病躺在床上的时候,都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和儿媳妇大战三百回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别的女人抢了我的儿子,说不出来的愤怒!心里边很难受。”
唐钱氏喃喃自语,捂着自己的心,只是警告自己要一视同仁,说道最后自己竟然成了自己话中的恶人。
唐钱氏曾经在心中发誓,自己一定要成为最和蔼的婆婆,绝对不是给儿子送丫鬟的恶婆婆。
“谁说不是呢?你就想想自己家养了20多年的猪,学会拱白菜了,人家白菜还没说话呢,你倒是心疼自家的猪了。”
唐大儒也挺后悔的劝说,因为他看到司徒皇帝那乐呵呵的笑容,就知道自己彻底的破功了。
原来大儒也是俗人,不是神仙,也有七情六欲,才是让司徒皇帝最开心的事情。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莫强求,你看看强求一顿,又能怎样?只会影响你和老二的亲情。
他自己做的决定就自己
承担后果理所应当。”
唐大儒捶着腿,慢悠悠的说道,似乎是在说给别人听,又像是在分析给自己听。
当父母的没有不盼着自己的儿女好的,会将自己走过的弯路提醒给孩子们。
但是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自己不经历一番,永远不会明白。
有些亏得吃,有些错得自己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别人的人生的轨迹。
唐钱氏就将自己的子女们都护得非常的到位,避免了很多人生当中出的错误。
小的时候保护的太到位,长大了就因为见识的少,没吃过多少亏,所以才会这么轻松的被迷惑到了。
只能说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人的命天注定,人要是自己想作死,那就是来人去拦住他,他都觉得那人是在害自己。
唐钱氏可不是醒悟了吗?
她觉得自己醒悟的太晚了,事情都发生了。
就觉得自己过分的愚蠢,但是她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呀!
只要想起来自己儿子会后半生后悔,唐钱氏当前是就想让他提前躲避。
但是却被自己儿子当做了拦路石,不懂情面的恶婆婆,唐钱氏也伤心呀。
被儿女劝说,被老爷劝说,唐钱氏决心不管了。
要是没有工作,唐钱氏可能就真的将和儿媳妇儿争斗当成未来的生活中心。
不过庆幸唐大儒夫妇二人还都有躲避的地方,那就是工作。
↑↑↑
家庭不如意,那就事业上得意吧。
人根本也逃不脱不了俗定的规律,唐大儒觉得自己不像自己,于是开始躲避,努力的打工。
说是上班工作,其实就是在翰林院坐镇,就像一个吉祥物。
翰林院的所有官员都觉得踏实,而且大家也已经开始慢慢的随着唐大儒开始休假。
当然他们不是集体休假,而是轮班休息,他们的胆子也不太大,每月保证两每个人都有两天的休息
时间。
就算是只有两天的休沐,翰林院的所有官员似乎都心里特别的满意,至少他们偷偷摸摸的在休假呀。
但是这些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唐大儒天天跑去工部衙门。
翰林院的官员们还以为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了呢?是不是让大儒烦躁?
………………………………………
工部,是朝廷六部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部门。
工部主管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工作。
基本上就是领活干活的部门,在京城的工作,主要就是承包皇宫的翻新,王府的建造,皇宫的建造,修修路……
反正就是跟干活打交道,费钱的一个部门。
而工部不出名,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汇集了全天下的能工巧匠。
而在跟皇宫对接时,内务府打头镇,就要唐钱氏是进行打交道。
↑↑↑
所以唐大儒来到工部,就宛如逛自家的后花园一样,自由自在。
因为他媳妇就是检验工部很多官员们干活成果的女官,没办法,就是有权利就是任性。
而且工部中有着很多官匠,手艺精湛,世世代代为皇家服务。
唐大儒摸到了工部,得到了所有官员们欢迎。
满朝官员谁不知道翰林院的官员,开始轮班的休假呀,想想都觉得美。
也没有人敢参奏翰林院的官员,毕竟唐大儒在翰林院,只要参奏翰林院的官员,不就把唐大儒一起给得罪了。
只能装作不知道,暗自离在心中,羡慕嫉妒恨!
摸到工部的唐大儒,正好和杜阁老碰上面,因为杜阁老兼职工部尚书。
杜阁老看到唐大儒的时候,还特别惊讶,尤其是看到唐大儒脸上不带有丝毫尴尬。
毕竟一山难容二虎,唐大儒这突然间的驾到,让工部该如何是好?
杜阁老都忍不住想多,难道唐大儒想代替自己的职位?
如果是工部尚书的话,大儒说要的
话,他举双手奉上。
“不要多想,我就是过来想做点儿东西,需要工匠还需要一点点材料。”
唐大儒坦坦荡荡的说道,丝毫没有任何不好意思。
用朝廷的人和东西,给司徒皇帝送礼,不花自己一分一厘,还正好趁着这样的机会,浑水摸鱼。
利用上班的时间,来干自己的事情,想想都觉得挺开心。
唐大儒暗自的点头,心中还挺得意洋洋,不错不错,不愧是自己呀,就是聪明!
这一波操作简直就是双赢呀!
↑↑↑
杜阁老听了唐大儒的话,也没有往深处多想,毕竟不管唐大儒过来是做什么的,就凭唐大儒和皇上的交情,还有对方的名声。
“那行,秦新跟唐太傅,太傅想做什么尽量满足。”
杜阁老召唤一个九品官吏,让他跟着唐大儒,工部有些地方,唐大儒也是不可以进去瞎看瞎逛的。
“是,阁老!”秦新是个机灵的小伙子,恭恭敬敬的行礼。
“这样也好,那就不打扰杜阁老处理政务。”
唐大儒很客气的说道,他本身就不是过来刺探军情,只是过来找有用的人才和材料。
“太傅大人,这边请请问你想做点什么呀?需要什么工匠,需要哪些材料?”
“我想……”
唐大儒和小官吏秦新的声音渐渐飘远,离开了工部衙门。
杜阁老却还是不放心,又派了其他的人负责监视唐大儒,看看他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事情才过来的?
“找人去盯着,切莫打草惊蛇……”
“是主子……”
………………………………………
秦新是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一名九品小官吏,可以说是官场中最低的存在。
年仅二十五六岁的秦新,也已经是官场的老油条,天生的经验丰富。
这也是他实在是科举不成功,只能接替父亲的班,成为工部的九品小官吏。
而且秦新自己知道的清清楚楚,如果
没有天大的奇遇,那他这辈子也就是从九品小官吏上升到八品小官吏,根本不能入品。
更当不上什么七品小县官,这辈子就卡得死死的了,因为他就没有能当官儿的资格。
官场中有一个鄙视链,也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殿试中前十名有机会入内阁,二甲之内的进士,可以坐到二品。而三甲之内的进士“如夫人”,做到四品官员就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