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谦:“父亲!您带我们瞬息之间转换遥远的星域距离,使用的是不是空间规则啊?”
吴达:“不完全是!要知道空间是一种概念。代表的是事物相互定位的距离。我所用的规则叫即、离规则。你们习惯叫成空间规则也行!”
吴谦:“父亲!这空间规则是如何实现空间位移的?我们只知其用,却不知其理。”
吴达:“先从精神力说起。精神力是一种高端力量,能屏蔽空间规则。从有精神力开始,可以用精神力开辟虚空存物,隔绝空间影响。精神力的强弱,也就决定了效果如何。
精神力也可以少量规避一些牵引之力规则的影响。空间位移呢,则是规避一定距离的空间规则,不受其影响,达到缩短空间距离的效果,以此挪移自身。规避不是真的消失,跨越距离就看能力。”
吴谦:“父亲!不是消失,那是在哪里?是不是折叠了空间,或者在夹缝中穿过空间?”
吴达:“规避的意思是,此时空间规则对你无效。等于和位移点之间距离缩短,仅一步之遥。在接触规则之前,这种距离缩短,并不能完全消除。
有的族群发展折叠空间穿过空间概念,达到远距离移动的目的。那都是不了解空间规则,天宇里是没有这种空间折叠之处的,更没有夹缝。
空间是可以翘曲,但只是在牵引之力下同比压缩成一个节点。在这范围附近才有极大的翘曲,有中心,有密疏。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空间距离,可是不会消除的,也就不会有折叠的空间。
举个例子,从疏向密走,外观上看,人会越来小,那么步子也越来越小。实际上,那人感觉不到,他还是正常的步子,正常的速度,正常的距离。
也就是看似空间在压缩,但距离其实并没有消除。从密处传出的光线,为什么会看着延迟那么多?不是时间变慢,是因为距离足够长造成的!
一般从思维认知上,事物本身状态不变时,则近而大,远而小;远而缓,近而疾;重则密,轻则疏。反而更接近一部分正常情况。
普通感官,通常对时空产生很大的错觉!生灵探测器官,是普通能质构建;信息传递,是由普通能质传递被动接收,局限于普通能质。以至于自身形成惯性的认知范围、思维定式。当超出这些范围,就无法理解或难以接受!这就是错觉!
像是你们小时候,感觉时间过的很慢!会感觉着药农庄很大!但现在你们游历众多星域后,在这外空看着药农庄,是不是感觉那时的时空感念,与现在大有不同?因为你们那时的时空感念,和现在是不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