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自己固执,不计后果,大家也不会这么狼狈,还饿着肚子跟别人打仗,差点丢了性命。
当然,实际上扶苏本身也没有想到把事情做的这么绝对,但是,这陈诺一个劲的在后面给他加速啊。
你要想仁义是吗?
那好啊,我给你,我一定让你仁义到底!
你想要感化那那些六国旧部和那些穷凶极恶的人?
那好啊,我就直接让人给你来一个穷凶极恶。
这下好了吧,刺激了吧?
还自以为儒家牛逼,无敌吗?
此时的扶苏心里面的确产生了自我怀疑,这事情发生的怎么和老师说的不一样啊。
他们说,百姓的穷苦,都是因为大秦的暴政造成的,那些造反的人,都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才会反抗的。
大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放下军队,不要用武力去镇压他们,要是儒家思想去感化他们。
然后,他们才能放下仇恨和偏见,真真正正的归顺大秦,对大秦才会真的好。
然而,今天的是什么啊,怎么今天遇到的和他们说的,不要一样啊,难民也会因为天灾而流离失所吗?
怎么不是暴政呢》
土匪横行,竟然是因为想要打家劫舍,抢别人钱粮,甚至都不顾伤及他人性命。
怎么不是因为仇恨大秦灭国呢?
而且,帝师对儒家思想理解的甚是深透,怎么没有被他的肺腑之言感化呢?
不是说,他们是可以被肺腑之言感化,放下屠刀的吗?
这一切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当然,因为大秦政策吃不上饭,自然是有的,尤其是碰上天灾的,自然也有人成为难民的。
而且,也有仇恨大秦灭国,而落草为寇的,这些人也有因为吃不上饭的,或者是抵抗当地官府的。
若是朝廷肯出人去招降他们,想必他们也是愿意归顺的。
这些,自然不能一概而论的,而陈诺也正是要让扶苏知道,事情多种多样,绝对不能一概而论。
你一位六国余孽,都会放下偏执,被大秦用仁爱感化吗?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凡是能成为六国余孽的人,怎么可能会归顺,只要他们找到机会,就会再次掀起血腥报复。
所以,对反秦的势力,绝对不能放纵,你放纵了他就相当于给自己留下了隐患。
可是这些,扶苏根本没有想明白。
几日之后,终于到达了周至。
周至这个地方,在大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名气,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地方了。
而且这个的地方还位于汉中和内史两个辖区的中间。
但是就这么一个地方,却是靠近秦岭,有很多的矿产。
当大秦在四处寻找矿产的时候,却不知道,距离咸阳城百十里的地方,却蕴含了一个巨大的铁矿。
这个铁矿的产量,按照大秦如今一年产量算的话,够大秦挖上个百年没有任何的问题。
“就在这个地方,把那里圈起来,把这个地方也圈起来。”
来到之后,陈诺直接戴上当地的官员,把一片山丘直接给圈了起来,打上了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