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张良要是不能被朕大秦所用的话,那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嬴政对此可是十分的清楚,从春秋战国的时候,人才,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这个命,自然是丢掉性命的意思!
如果人才为自己所用,那自然是特大幸事,但是人才为他人所用,那就是一个威胁!
大秦对抗六国的政策,就是一种非常狠辣的手段,六国的人才和权臣,要是愿意归顺大秦的,那自然发展成自己人。
但是那些不愿意的,那就让刺客,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
这个政策,可以说算的上大秦对外统一战争的狠辣政策,而提出这一政策的人,不是别人,真是陈诺的义父,李斯。
当初因为郑国渠间谍案,大秦对深入咸阳的间谍无比的憎恨,秦王一怒之下,要将所有新归顺的六国人,全部驱逐出境!
其中自然包括了李斯。
李斯好不容易从楚国来到秦国,刚刚要被重用,这就要被驱逐处境,这可不行!
于是乎,李斯为了不出去,咬牙写了一份“谏逐客书”,想尽办法上交给嬴政。
意思很简单,国内的间谍多如牛毛,但是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把所有的西归咸阳的人才,全部给驱逐了。
陛下这不是把天下的人才,都要送给六国那边吗?
这可是危险的事情啊!
陛下要三思啊!
嬴政看完之后,瞬间惊了。
李斯说的对啊,这人才要是都驱逐出去,那岂不是都成为六国的座上宾,到时候,六国纷纷强大起来,我大秦想要对付六国岂不是更加的艰难?
于是呼,驱逐令被撤下,六国的人才,继续留在的了大秦。
而后,李斯就再次献上良策,对东方的权臣和热菜,应该使用两种政策,愿意归顺的,就重金赏赐,让他们为大秦出力!
不愿意归顺的,直接拍此刻刺杀!
大秦拥有了人才,而六国权臣和人才却相继的失去,这不就是一个上上佳的政策吗?
嬴政一看,直接准了!
就这么办!
于是乎,直接将李斯奉为上宾,开始对其重重。
最后,李斯在帮助嬴政统一六国的时候,出谋划策,大秦统一之后,官居左丞相,位列三公!
也算是富贵至极了。
这张良,要是愿意归顺大秦的话,那朕自然会想办法重用他的,若是不愿意的话,嬴政想着,眼神一寒。
朕,是绝对不会留下这样的人才对大秦造成威胁的!
虽然张良和陈诺,两人都有远离大秦的想法,但是嬴政对他们,可是有着不同想法和对待的。
之所以张良和陈诺如此被对待,那是因为陈诺的义父是李斯,是嬴政的贵人和立下赫赫战功谋臣,如今又是左丞相,这是大秦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