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真拿到明面上,她说不出理来。
只能以势压人。
史家两侯和黛玉都不在京城。王子腾因为王仕之事,当时骂走贾琏,过后又写信责问贾家,王氏这会儿想找哥哥撑腰,人家懒得搭理她。
英武侯夫人佟史氏以及史太君的一干老姐妹上门探病,啥事不当。邢夫人在旁边瞧着,面上恭敬有礼,转过脸便撇嘴讥笑。
客人送走,最常替史太君跑腿的贾琏,立刻被他爹一顿板子差点儿打断腿,哪儿也跑不了了。王熙凤刚跟史太君诉完苦,便被正经婆婆叫过去立规矩,邢夫人狠狠发作了王熙凤几顿,半点儿脸面也没留。
史太君啥招没有。
贾赦跟贾政不同,根本不吃她那一套。
想要回南?可以!分了家再走!
老太太的体己?笑话!那是我贾家祖辈传下来的东西!
老太太莫要忘了,七出中有“窃盗”一条。儿子给您讲明白,“窃盗”不是指在外盗窃他人财物,而是在家内。妇人根本没有私产,她的一切,包括娘家的陪送、馈赠,都是夫家的!得交给婆婆才是正理!您年轻的时候做过媳妇,这个道理应该懂的吧?您哪来的私房钱?不过是代我贾家保存罢了!您要上哪儿都行,儿子素来不招您老人家待见,也不跟着碍您的眼,自有二弟和宝玉随着您去。但是,在您走之前,把我贾家的东西算清楚,分明白!
史太君一天发好几次昏,这辈子头一回这么挫败。
老太太到了关键时候,一点儿都不能给自己撑腰!
贾琏两口子相对苦笑,王熙凤想起秦可卿说过的话,懊糟的要死。自己怎么就没早点儿想明白呢?仗着老太太疼爱,想着姑妈靠不住,老太太总要好些,遂一直抱着老太太大腿不放。没想到,到头来还得被自己公公婆婆收拾磨折,老太太靠不住!
贾琏夫妇围着史太君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史太君心里越来越没底。这样的贾赦,太不同寻常了!
使人暗里一打听,才知贾赦如此强硬,原来是有了后台。他跟贾珍以及另外一帮子武将,最近与直郡王的亲信们来往密切,隐隐有结成一党的趋势。纳兰揆叙、佟家的鄂伦岱、隆科多等等都是他们一伙,势力大得很。
贾赦在族内有族长贾珍援手,在外有同党撑腰,身后肯定还有高人指点,哪会怕她一个后宅老婆子?大房不但没一点儿退步的意思,反而开始张罗分家的事了。
史太君害怕了。
她绝对不允许分家这事发生。她全凭着大房二房互相牵制,才能安稳的当她的老太君。一旦分开过,无论跟谁,她都没这宝塔尖儿的地位了。至于回南,那就是一说,谁都知道那不是真的。
贾赦也不是真的要一拍两散,只是争取更多好处而已。
摸准了这个脉,思之再三,史太君抛出一折中方案:买了新宅子,她自己住中间,大房住东,二房住西。
贾赦一声冷笑:“老太太非要如此,儿子只好从命。不过儿子家底儿太薄,眼下拿不出银子来,老太太先垫着吧!房子肯定是要以儿子的官职为标准买的,大门外写的是‘贾第’,那么,房契上写的,得是儿子的名儿才行!”说完潇洒离去,气得史太君翻白眼儿。
买房钱也是大问题。
按贾家的买房要求,全都下来,得十六、七万两银子——比原来翻了两倍多。如今就是这行情,不赶紧买,还得涨!
啥?求皇上收回成命?容期缓限?想都别想!
倒是有两个老家伙仗着资历深,等牛继宗的风头一过去,就在朝上闹腾来着,结果很快被查出子孙不肖,在外胡作非为。子孙被发配西伯利亚,永远回不来不说,几辈子的面子也都扒光,什么腌臜事都传出来了。俩老家伙没脸见人,滚回老家养病去了。
当臣子有个事必须得明白:皇上给你荣华富贵容易,皇上要你的命,更容易!
给皇上添堵、使绊子,那得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事情、手段高明才行!
房子这件事不合适。
各家都老老实实找房子搬家,贾家也得随大溜。宫里的娘娘在这事上不好使,已传信出来,让家里遵旨行事了。
史太君一咬牙,拿出十万两来。剩下的,逼着贾王氏出血。
贾王氏这段时间也憋屈着呢。史太君尚且败北,她更完蛋。
窝火还要出钱,贾王氏这个郁闷哟。想了想,大房老的不出钱,小的得出吧?遂找来王熙凤,让贾琏两口子出三万两。
王熙凤一笑:“回二太太的话,修大观园的时候,琏二爷出了三万两银子,把家底儿都掏空了,昨儿才抵了个金镶宝石的项圈,算是对付了点儿银子过日子。大观园修成了,咱们没那福气进去住,也只能羡慕宝玉和大嫂子了。”
贾王氏气了个倒仰。终究还是从李纨那儿刮了两千两银子,算是弥补了一点儿精神、经济损失。
贾家闹腾得正热闹,林岳、黛玉叔侄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