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进入绣坊(2 / 2)

但从上面下来的人手里拿的东西也可以看得出来,第二层买的是女子的衣物,以及大件的织品。

比如屏风刺绣等装饰用的绣品。

进了绣坊,柳氏直接拉着苏锦夏来到卖丝线的那一排柜台。

然后叮嘱了苏锦夏一句不要乱跑,就开始选起自己需要的绣线来。

现在的物价,一枚鸡蛋是一文钱。

按照苏锦夏前世的鸡蛋价格来计算,这里的一文钱相当于前世的一块钱。

也就是说当耳钉换来的三百文钱相当于前世的三百块钱。

虽这样计算,但在一些物品上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比如现在的粮食价格就要比苏锦夏前世贵上许多,现在一斤小麦白面要二十多文,照这样算在前世就是二十多块一斤。

可见这时候的粮食是有多金贵,这时候的地是有多宝贵,同时也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亩产是有多低。

粮食价格高可不就是亩产太低所造成的吗?

不过粮食价钱高不高,却不是苏锦夏现在所想的。

毕竟她家可是一亩地都没有,家里种的十几亩地,全部都是从苏举人家佃的。

苏锦夏很听柳氏的话没有乱跑,也不想乱跑。

因为她一进来绣坊,就发现有无数视线打在她的身上。

原因苏锦夏清楚得很,这里大多人都是狗眼看人低。

她穿得这么寒酸,没人看才怪。

不过也不怪别人看,要是别人穿着和她一样满身打着补丁和乞丐似的装扮,她也会忍不住的多看几眼。

幸好,柳氏办事的速度很快,选好绣线之后,立马去妇人那里结了账。

柳氏把三百文全部花了,买了整整两大布袋的丝线。

估计这些丝线,至少能打上千个络子。(前面提过,一个普通的络子也就值一文钱,所以丝线肯定比络子便宜,三百文钱打上千个络子还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