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这就是渔舟唱晚的大致意思,苏糖弹奏完之后,任太傅就连忙叫住苏糖,问她“这首曲子可是何人所做?”
苏糖答道:“这首曲子乃是一位高人所做,只是高人不喜出名,望谅解。”
“那苏小姐,可否为在下解释一下这首曲子的曲意?”
苏糖将上面的内容大致为他们解释了一遍。
苏糖在讲解这个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话,都听的非常认真,屋子里安静的掉下一根针都可以听到。
苏糖说完之后,屋子里响起了雷耳的掌声。
不得不说,这首曲子征服了所有人。
所以这一项的头名又被苏糖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