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十五,洛宁迷迷糊糊坐上爹爹的马车,洛国威看着她,真是又好笑又无奈。
到了早朝时,赵子胤安排部署递上来的奏折,洛宁依然站在那里神游,秦昭远远看着她,真是喜欢极了!
就在洛宁与周公打架时,御史台的韩江站出来:
“皇上,三月前燕州一男子因谋杀,被判死刑,但是该男子在行刑前,要求三堂会审,重新审理此案!”
一句三堂会审,将洛宁炸醒。
三堂会审是什么?
是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共同受理案件。
在赵国历史上,只有一次三堂会审,洛宁还是任职大理寺卿后,翻阅卷宗才知道,那是高祖时期,工部监水司贪污案。
当时,高祖皇帝是想多些确凿的证据,因为此案涉及人数较多,又都是朝廷大臣,查证困难,所以三部门联手,互相监督和制约。
最终,贪污案证据确凿,成功告破,这也让高祖皇帝体会到,三部门联手的优势,
于是,传下圣旨,无论百姓,官员,只要是赵国子民,均可在抓捕后,申请三堂会审。
一方面体现赵国立法的公正,另一方面,也避免冤案,错案。
洛宁来了大理寺才知道,三堂会审后,如果嫌疑人翻案,可以获得国家赔偿,所以,能要求三堂会审,定是坚信自己无罪。
那么反过来想,也很可能真的无罪!
不过,申请了三堂会审,一旦罪名成立,将立斩,终身不得翻案。
因为此举,也干扰了三司的正常工作。
高祖皇帝开始,赵国历代帝王重视立法,在审案,断案,判案方面,更是逐渐完善制度。
就比如大理寺,证据确凿后才可以抓人,再转移至刑部二次审理,大理寺只负责查案,最终审判由刑部负责。
刑部最终审判后,再将重刑犯卷宗交由御史台核实,案件才算最终审理完毕,此时,会给嫌疑人申诉的机会。
但是经过层层审理,到御史台这里,已经是证据确凿,嫌疑人是凶手无疑,并没有申诉的意义。
赵子胤眉头紧锁:“这是燕州的案子?”
韩江毕恭毕敬地回答:“回皇上,是燕州吏使三月前呈上的案件!”
再说说御史台,安阳城大案,皇家案件,大理寺负责。
其他州府的重案由各州府自行审理,有需要才提交大理寺,不需要,直接呈刑部和御史台。
这燕州一案,想必就是审理结束,呈到御史台复核。
赵子胤摸摸下巴:“那男子如今在何处?”
“回皇上,还在燕州的州狱!”
“你看过卷宗有问题?”
“回皇上,无任何问题,人证物证俱在!”御史台韩江回道。
“这就难办了,岂不是你们都要去燕州,这样吧,洛爱卿可在?”
洛宁赶紧出列:“臣女在!”
“洛爱卿,朕对你断案是百分百有放心,不如洛爱卿先去燕州看看吧!”
“是!臣女接旨!”
“这一路也得一段时间,今日你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再出发!”
秦昭在一旁却急了:“皇上,洛大人一人去燕州,安全上……”
赵子胤一听就乐了:
“我早就想到了,准你与洛大人同行,众爱卿看到没有,我这专属的锦衣卫,心思可全在洛大人身上啊!”
老臣们哈哈大笑,秦昭却不以为意,笑意盈盈盯着洛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