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被晨起走官道的商户发现,衣着整齐,那附近没有农户,应该是我们安阳城的百姓。”
宋青松肯定。
“悬赏告示贴出去了?”洛宁问。
“对,一直没人来,所以我不明白,一个四岁的孩子,怎么会自己跑到太湖边?还溺水?”宋青松问。
“能不能是被人害了?扔到太湖里?”
宋珠儿猜。
“不是,董仵作验尸,衣着完好,没有外伤,也没有被害,单纯溺水而亡,如果死前有挣扎的痕迹,董仵作会发现。”
宋青松否定了宋珠儿的猜想。
“这阵子,京兆府没有接到报案,有孩子失踪?”洛宁问。
宋青松摇摇头:
“一点没有头绪啊,三天了,再等等,再等不来结果,京兆府又多了一起悬案。”
宋青松苦笑。
洛宁倒是心底记住了这个孩子,哪里来的?出了什么事?家人在哪里?
为什么孩子没有了,爹娘都不知道?一个四岁的孩子是如何跑出安阳城的?
“哦?对了,宋大人,守城的官兵还记不记得这孩子?可以拿画像去认一认,总不能是孩子自己跑出城吧。”洛宁提醒。
“是个办法!我这便回去安排!”
宋青松听完抬脚急匆匆走了。
宋青松前脚刚走,秦昭后脚从外面进来,端起洛宁的茶盅一饮而尽。
还要再喝,发现茶壶空了,对着宋珠儿说:“珠儿,麻烦给我再倒些茶。”
宋珠儿笑呵呵跑出去。
洛宁走过去:“怎么这么累?”
“今日皇上嘉奖一些百姓,我们锦衣卫和京畿卫一起,负责他们的安全和秩序,差不多安阳城让我走了一遍!”
洛宁笑了:
“还是第一次听你说累呢!”
秦昭忽然想起:
“晚上皇上设宴,宴请这些受嘉奖的百姓,你是不是也得去?”
“是呀,三品以上都得参加,我怕再逃一次,皇上真会怪罪我!”
洛宁缩缩脖子,一脸不情愿。
“那就去吧,吃饭而已,这次我才知道安阳城居然还有那么多行业,大家还都做得不错,很长见识。”
“可不是,今日孟司直有个熟人居然得了皇上嘉奖,叫什么福寿堂,资助了许多人。”
“哦?你也知道?皇上今日还特别提了一句呢,还是个年轻人,善人善举让人敬佩!”
“这么看,晚上必须去了?”
洛宁此刻觉得,去去也好。
“放衙我来接你!今日皇上并不出席,所以我没有别的安排,晚上陪着你。”
那真是太好了!
洛宁这才高兴地答应:
“晚上肯定去!”
没等来宋珠儿的茶水,秦昭走出大理寺。
酉时放衙后,秦昭准时来接洛宁,两个人到了午门外一看,这里真是热闹极了。
简直可以用壮观来形容。
从午门至同福宫,整个皇宫全是人,一桌桌酒菜飘着香气,差不多整整二十几桌。
许多酒楼的伙计和皇宫里的公公都在忙碌,洛宁不禁咋舌:
“皇上今日真是大手笔。”
秦昭笑了一声:
“皇上想借着这个机会,让百姓与百官相熟,这些人都在不同行业,也是赵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