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月八日,星期一,天气晴。
经过周末两天假期,谢必安暂时说服姐姐同意全职炒股,做好一应交易操作的准备,终于迎来了重生回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一大早他就伴随着闹钟响起准时起床,用户外晨跑的方式彻底唤醒大脑,洗澡吃过早餐后,于早晨八点整早早坐到交易桌面前。
所谓交易桌就是网上、影视剧里经常出现那种好多块摆在一起的电脑屏幕,这些电脑屏幕会根据交易员自身喜好习惯分别用来查看即时新闻、数据分析、买卖交易等诸多用途。
不过现实里交易员大多不会像网图里那么夸张,一个人用十来块显示屏;那么多屏幕能不能看得过来都是个问题,更别说做什么业务能用到十来块显示屏。
不知道的还特么以为是孤身一人跟华尔街做对手盘,正进行着一场韭菜造反民间股神的证道之路呢。
而且就算是华尔街,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到那么多显示屏的,很多交易员是因为要跟全世界不同时区的客户进行消息沟通不得已为之,要不然没几个怪胎会想玩左右互搏之术。
像谢必安平时正常情况下就只会用四块屏幕,一块监控盘中板块趋势和重点个股、一块看大盘股指、一块操作具体个股,还有一块就是各种即时消息数据。
至于各种消息数据从何而来,因为做的最多是A股,所以他彭博和万得(wind)的终端都有使用。
所谓金融终端解释起来比较虚,简单理解就是奢侈版财经网站会员,提供你能想象到操作二级市场所需的任何功能,一年要十多万的样子(彭博),机构批发价会便宜些。
以谢必安现在的身价自然用不起终端,所以只能通过财联社、金十数据两个财经网站获取消息,前者消息后者数据。
除此之外他还长期关注国外的CNBC、seekingalpha、wallstreetjournal三个网站。
国外的几个网站里CNBC属于综合类的资讯网站,它对全球指数的排版很不错,谢必安个人用起来很舒服。
后面两个是输出观点和分析的网站,这俩网站普通人看没什么意义,因为它是以欧美市场为主的。
而且上面都是专业内容,一些专业缩写英文名词,谢必安恨不得一边看一边翻工具书。
他看主要是借鉴学习同行大佬们解构分析思维和一些宏观方面的观点。
A股从来都是“政策主导,资金推动”的市场,所以在交易A股的时候,解读政策消息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网上经常会有看懂新闻联播炒股就能赚钱的论调。
这个论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谢必安在私募基金工作时,每天早上都会捋顺昨日收盘截止今天开盘所有的重点消息。
甚至专业机构都会有一个叫做晨报、早报一类的东西,这个玩意就是机构内部专业分析团队给出的重点资讯解读。
而后谢必安所在的交易团队据此设定当日交易策略。
虽然他现在重生回来,掌握信息差,却依然保持这种习惯。毕竟金融的本质具有不可预见性,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大势或许不可更改,细节却未必一模一样。
他不可能将几十万资金盈亏主动权寄托在可能出现的结果上,作为一个还算小有成就的交易员,性格咸鱼是真,可对专业能力的自信与必备的自律却也并不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