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为了提高持续作战能力,王鹰为护甲配备了一个小型消化囊,就是类似于生物发动机的那种消化囊,这样只要身边有有机质,消化囊就可以为护甲提供持续的能量补充,极大提高持续作战能力。
所有功能模块基本选完,王鹰开始调整护甲的主体结构,他需要将护甲在一型的基础上加厚加大,以便让它承载更多功能。
因为体积大了,所以护甲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放置更强更多的功能模块。王鹰首先将护甲的防弹部分再次加厚,让它具备更强的防御功能,已经可以防御各种口径自动步枪的抵近射击。
同样,王鹰适当加强其弹跳力和辅助加力功能,让护甲的辅助加力可以达到将近八倍的样子。这样穿上护甲后,几乎可以单手抬起小轿车。
所有功能模块选完,护甲主体结构调整完毕,王鹰将这些数据都导入系统里的整合模拟部分,计算机会自动完成整合调整,然后王鹰再进行一下微调,基本一个护甲纸面上的设计工作就算完成。
将设计之后所有配件的数据导出,通过内部系统向样本仓库发送模块调出申请。
等申请被批下来,各种相应的模块被调出,送到设计院之后,王鹰只需要亲自动手将其按照设计方案组装起来就行。
这样一个侦察型一型护甲的原型机就算彻底完成,等需要的时候,调出可繁殖母本模块,调培出一个可繁殖侦察型护甲母本,这事基本就算结束了。
王鹰看看面前这个原型机,砸吧砸吧嘴,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如果穿上这套护甲,估计在冷兵器时代基本就所向无敌了。
看看周围好像没人,王鹰抑制不住诱惑,取出原型机,三两下将自己扒光,光溜溜的钻进原型机里。
感觉好像穿了一副加厚的潜水服,身上有些沉,并且有一点点禁锢的感觉。等王鹰合拢护甲的穿着口,裂口两边的组织自动生长愈合,护甲表面很快变得光滑如新,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缝隙一样。
护甲闭合密封之后,王鹰感觉视野一亮,面甲上清晰映出外界的景象,不仅有可视光视觉、还有红外视觉、声纳视觉。
侦察型护甲仍然沿用一型护甲的设计思路,操控模式采取脑电波和生物电的操纵方法。这需要护甲和乘员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以便相互适应各种生物电讯号的表达和解析。
王鹰尝试着用脑电波调用各种护甲功能,感觉反应不灵敏,经常有迟钝和错误的状况,而护甲的加力系统状态也不太好,动作经常变形,磕磕绊绊的不太顺畅,估计是双方还处在适应期,等过了这个磨合期情况应该就会好起来。
王鹰驾驶着护甲往研究所的实验场踉跄走去,准备在实验场里好好磨合一下,如果磨合好了,王鹰打算将这个自己的第一件作品留下来,作为纪念收藏起来。
王鹰正在实验场跑跑跳跳,一会下蹲,一会伸臂的时候,突然一条手臂搭在护甲肩上。
“来看看咱搞的这个护甲如何?”杨楠的声音瓮声瓮气的传过来。
王鹰回过头时被吓了一跳,因为他看到一只巨大的触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