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你们做广告设计的好,一点不受影响。’
‘也受影响的,老客户的单子少了。’
‘你们不是还有新客户嘛?那些生物类的公司可是个个好赚的。’
‘对了,上次西瓜说的那个创业的事你怎么看?要不别在那个服装公司干了,你那公司早晚跟两桶油一样,会被生物服饰挤垮的。’
‘我觉得还要好好想想,我承认,这次文明转向的过程中,生物类公司会获得极大发展。不过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我们没有任何独有的技术,有的只是某些创意,有的时候创意确实可以赚大钱,问题是面对众多已经成型的生物公司,他们只要有一个跟麻花藤学,就没我们好果子吃。’
‘米尼熊说得没错!’这时另外一个人插楼进来,‘你们俩别这盖楼了,换语音吧。’
来人正是西瓜,就是创业提议的发起人,和刘峰几个人算是上帝之手里一个黑科技小团体。
刘峰接入几个人固定的语音聊天室。
“西瓜,我认为我们需要仔细想想,我们占不到行业源头,也无法形成技术壁垒,要么卖独有的方案,要么卖独有的客户,否则想在正常市场上成长起来很难。”
“你有什么提议吗?”西瓜反问他。
“比如汽车市场很大,都是大厂商才能玩得起,但是改装车市场也活得很滋润,我们可以从这上想办法,寻找一个类似的定位,不与那些生物公司正面碰撞,争取选择一个共生的小行业、小市场,也会很滋润的。”
“我赞成!”黄瓜插了进来。
“有具体的想法嘛?”西瓜问。
“比如生物房屋已经出来了,我们可以搞一些屋子里的装修、功能模块什么的。或者比如我们可以帮人定制生物器械,帮他们完成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前一个方向是寻找一个共生行业,大企业赚大钱,我们跟在后面赚小钱;后一个方向是寻找某个特殊的客户群,专门为这个客户群提供服务。”
“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西瓜你说呢?”
“也可以,慢慢实力大了,可以谋求产品化,或者方案集成化。”
“西瓜你为什么总是念念不忘产品化呢?那是大企业的玩法,我们就是个路边摊。”
“未雨绸缪,难道我们要一直路边摊下去嘛?总要实现想好以后的路。”
“这事你们俩先不要争了,现在说太多没意义,不落实处就是文字游戏。现在开始下一个议题,我们需要再拉人进来吗?”
“可以!人多力量大!我觉得需要再找几个人!”西瓜接口说道。
“我发对!我认为创业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不宜过多,铁三角应该是最完美的形状,再多的话变数太多,容易内部崩溃。”
“我们可以找论坛里的熟人,大家平时都比较合得来,应该可以避免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没用的,论坛上的性格未必是真实性格,再说一旦有了现实中的利益冲突,没有经过长期磨合的合作者,很容易闹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