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疑似恐怖分子的枪杀案吸引了全美国情报机构的目光,前面的各种爆炸案、凶杀案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几乎找不到任何线索,这次突然冒出来一个有迹可循的案子,让众多机构纷纷对这个案子寄予厚望。
大量的侦查资源被统筹协调,从各情报机关抽调出来,投入这个本应该毫不起眼的枪杀案中。
很快的,大量分析结果被反馈回来。
首先子弹问题,经过反复排查,这颗子弹是西部一家弹药厂生产出来的,因为做子弹时需要采购铜锭,而每个批次的铜锭其元素含量都会有细微差别,根据这个可以锁定同一批铜锭所制造的子弹都销往哪里。
经过查询发现,这个批次的子弹主要销往东部各州,华盛顿特区便是其中之一。然后根据地域范围,cia开始投入大量人力逐颗逐颗子弹的排查去向。
然后是气体分析,气体分析中找到了三十多个人的气味,五十余种化妆品的气味,还有大量的各种化学制品气味。根据这些气味数据,再次开始排查对比托德的社会关系,将其中人重点调查。
可能出现的化妆品和化学制品也被一一列出,作为日后锁定嫌疑人的关键证据。
碎屑分析同样得出大量成果,里面找到上百个人的毛发和皮屑,还有几十种各种动物毛发,以及大量泥土、灰尘、寄生虫、孢子、细菌等等。毛发和皮屑被监测出dna,进入国家dna数据库查询,所有在列人员全部列入重点调查对象。
而动物dna和泥土、孢子等则被认真追索来源,分析可能的任何指示性线索。
这时周围环境排查有了重大发现,在湖底淤泥里发现了一枚弹壳,经过比对发现就是杀死托德那枚子弹的弹壳。
弹壳作为重要证物马上被进行了最细致的分析和检查,首先是找上面的指纹,然后找可能遗落的dna数据,分析上面的气味数据,尝试根据硝烟气味锁定凶手去向。
在这一整套巨细无遗的侦查手段正在进行的过程中,更多的枪杀案不断发生。仿佛是连锁反应一样,当华盛顿特区发生第一起针对cia特工的枪杀案之后,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枪杀案发生。
而紧接着,全国各地都爆出大量的针对美国各情报机构普通雇员的枪杀事件。
突然爆出的大量枪杀事件让个情报机关焦头烂额,因为每一个案子意味着大量的侦查工作量,因为这些案件具备一定的随机性,具体受害人是谁完全看恐怖分子的心情喜好,为了从中找到共性,找到线索,需要大量的基础摸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