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生物计算机,这里所谓的生物计算机与生物电脑有本质区别,它是指利用dna和rna的化学键来作为逻辑表达的计算机,它实际是用生物化学方式实现的电子计算机,它与后面的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最核心的原理都大同小异。
要说跟生物电脑的概念最接近的,应该是神经计算机,它是仿照生物脑神经联结方式制造的计算机。
那么生物电脑——我是说那种活的生物组织构成的电脑,而不是那些生物化学分子组成的没有生命的化学性质的生物计算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我设想,它应该采取经过数十亿年进化之后已经趋向完美的生物结构,比如它的核心应该是某个生物的大脑,或者部分大脑;然后它应该也有一个屏幕,另外它可能还需要键盘鼠标之类的东西,否则它无法进行人机交互。
那么然后呢,它还需要什么吗?似乎不需要了,我们都知道生物的大脑自带运算存储功能,那么就是说,它集成了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的职能。大脑就是它的主机,所有其他设备都属于外设。
这时我们就要问了,这个生物电脑它是否也需要软件系统呢?
我认为,它同样需要!
我们都知道,人类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信息,无论是精确的还是模糊的,但是我们不是生来就具备这个本领的,我们的大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在物理意义上进行着不断的改变,随着我们的成长它在逐渐变化和完善,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经验、记忆写入,操作系统完善的过程。
而生物电脑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我们知道作为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生物电脑是不可能有时间一点点积累和完善的,它必须一出场就具备全部功能,那么它的软件系统应该是什么样呢?这个所谓的软件系统的存在基础存在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它的物理基础,也就是各个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应该是已经置于最佳状态的;同时它得具备分析判断能力,得能够进行各种运算,比如它得会加减乘除运算,得具备文字处理功能,得能够处理各种报表,得能够播放视频和音乐,得能够玩游戏……
既然是生物电脑,生物大脑能够实现以上这些功能的基础应该是神经联结,以及只要生物活着就一直存在于生物大脑内部的脑部电流。
生物电脑软件操作系统的载体应该就是这两者,是通过这两种方式体现在生物大脑中的。
所以,对于生物电脑来说,编译系统应该是指各种神经联结、脑神经电信号与对应所代表含义的双向变换;而在此基础上才会派生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