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研究院规模够大,样本库和模块库到手之后,日本最先出成果的不是军事方面,而是民生领域。因为有中国的成功经验摆在前面,日本开始大范围采用生物制品,整个社会机制全面转向生物文明方向。
这种转向为日本很多奄奄一息的行业注入了动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行业,本来日本汽车行业就足够庞大,手里有生物发动机,这回样本库模块库再拿到,丰田、本田、三菱等几大汽车公司纷纷全面转向生物领域。
日本人发起狠来赌性十足,经常不留后路的全部投入,比起中国小里小气弄个达观厂出来还要被众多掣肘和分肥的状况强上不止一星半点。
在日本汽车行业内,汽车人很快成了主流车型,而此时中国还处在私人diy阶段。日本人充分认识到文明壁障在商业市场上的巨大作用,他们将这个作用发挥到极致,潮水一样的汽车人涌向美洲、欧洲、亚洲,将通用、福特、大众挤得叫苦连天。
偏偏生物技术没在手上,这些汽车厂商连反击的能力都没有,他们想要搞科技文明变形金刚的难度估计比人类登陆火星还高。
信源公司靠电信号与生物信号互通的独有技术在中国大搞电子数码领域的超级康采恩,原先大家都拿它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吃独食。
样本库和模块库不仅挽救了日本汽车业,还挽救了日本数码行业,索尼、东芝、夏普本来被海尔挤得痛不欲生,这次终于获得抗衡的力量。样本库和模块库在手,电子与生物信号转换技术信源搞得出来,日本同样搞得出来,并且它可以明目张胆的调集全国之力进行集中攻关。在市场的压力下科研人员效率惊人,很快根据海尔的现有产品仿造出类似的东西,并且进行了更加优化的处理。
它们在获得生物文明入门证之后,先是占住自己的市场,接着就伙同海尔开始打劫欧洲、美洲市场,发誓将这个领域的厂商一锅端。
日本没有华为、但是索尼有爱立信,电信领域市场很快由华为一家独吞变成华为和爱立信瓜分的格局。
几乎是沿着中国已经证明成功可行的道路,日本快速重走了一遍,生物文明的输出源头变成了中国日本两个。
生物文明从国际市场上,在各个行业进行大规模渗透和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夹在两国中间的韩国,哪怕韩国再怎么爱国,再怎么支持国货,都改变不了国家支柱性质的数码和汽车行业摇摇欲坠的现实。
企业在市场上抵抗无力的状况最先反映到政治层面的国家是美国,在众多大型企业的游说和胁迫下,美国政府正式照会中方,要求共享生物技术,要像日本一样获得样本库和模块库复制资格。
随着美国的表态,英、法、德等国也都坐不住了,不约而同的跳出来,要求经济问题政治解决。
各国媒体、各国外交官开始就此事不停的打嘴仗,一方在不断的施压,一方在不断的秀肌肉,想着各种方法说服对方满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