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您打算将火星变成私人领地,那么能否我们政fu组织不进入,但是允许日本国民自由移民呢?”
“那么这些人归谁管理呢?”
“可以让他们加入您的逍遥岛体系,归您管理。”
“你知道逍遥岛选人标准,没用的人我是不会要的,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移民不可行。但是我可以每一批火星移民都给你们一定比例名额,只要你们能够找到足额的满足要求的人,这些名额就归你们,如何?”
“可以!”
日本政fu在吴辉这里一直采取一个非常恭顺的低姿态,经常会给吴辉一些非常有力的支持,甚至有时候可以不计损失的支持。不过吴辉也没天真到认为这是自己虎躯一阵的效果,从长期来看,双方还是处在一个互惠互利,平等合作的地位上,只不过日本有时候提供信用贷款,不过事后总会能够得到补偿。
回过头来再看,日本除了低姿态以外,也没损失什么,甚至收获大于付出。究其根底,双方关系一直属于温情脉脉的利益交换。
日本政fu在有关吴辉的事情上一向非常有效率,松尾前脚刚走,日本的核专家就带着家属找科学院报道了。
熊启明一看核专家来了,立刻开始筹备第一次大规模火星移民。这次移民将主要以工程人员和科研人员为主,他们将承担在火星上制造核弹氢弹,启动地核的初期工作。
如果要制造核弹,他们需要在火星上建设从勘探、提炼、生产、制造、组装这一套加工体系。这些人不是一个两个专家能够搞定的,必须准备好一个整套的核工业人员体系。并且相关的制造设备,都需要提前在地球上设计好,上火星之后可以直接就地生产设备。
首批火星移民不仅要建设核工业,还要为以后的星球改造做准备工作。所以有更多的工业体系需要建设,需要有更多的设备需要提前设计好。
本身逍遥岛体系的主体就是科学院,一旦科学院启动火星改造计划,整个逍遥岛体系都被带动起来,方方面面都开始调整方向,来支援火星改造计划,提前进行火星改造各阶段的准备工作。
逍遥岛因为火星改造计划开始进入新一轮紧张运行状态,于此同时,各国被逍遥岛的嫦娥巨舰带动,纷纷开始各自的宇宙战舰计划。
各国纷纷派人和逍遥岛接洽,谈判交换常温核聚变技术。可惜没有一国成功,这种核心技术吴辉绝对不会轻易交出去的。
美国在谈判不成之后,开始了自己的核聚变引擎研发。美国本来就成功进行过实验型核聚变反应堆的点火,它搞的这个反应堆是一次性聚变点火。就是它这个反应堆的反应模式跟前装火药枪一样,装一次原料打一发,还不是持续性反应堆。但至少证明了,人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经足够进行可控核聚变反应。
氢弹也是一种核聚变反应,只不过它属于不可控状态,无法进行工业应用。而美国这个核聚变反应堆,已经可以进行实验室级可控核聚变,虽然还不能进行持续性反应,可用性不高,但至少已经摸索出一条路。美国现在就是要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开发出真正可用的核聚变反应堆。
聚变的原理并不难,难度在于它实施条件太过苛刻,比如氦-3发生核聚变的条件是上亿度高温,还有极为巨大的高压,这些条件完全不是人类现有材料能够承受的,必须通过磁场、激光等方式来实现。
吴辉现在掌握在手中的是冷核聚变技术,就是说它可以接近常态的环境中引发可持续性核聚变反应。而美国准备搞的这个核聚变,是沿袭人类以前的科技体系,进行可控热核聚变。
吴辉这个冷核聚变难度主要在理论难度上,因为人类现在还没有掌握冷核聚变的相关理论。而热和聚变的难度主要在工程难度上,就是说反应原理没问题,难的是如何通过合适的手段实现它。
美国现在已经突破了点火的障碍,能够认为引发可控核聚变反应,接下来它只要解决可持续性问题,一个实用性热核聚变反应堆的雏形就出来了,后面就是各种完善的问题了,很快就可以进入实用阶段。
不仅是美国搞过热核聚变反应堆研究,其实各核大国基本上都进行过类似的研究,中国就有两个实验室级热核聚变验证反应堆。
现在的形式很清楚,逍遥岛占据了天梯圜,获得了太空发展的优势地位,借着这种优势地位,逍遥岛再次占据了月球上绝大多数的氦-3矿藏。而随着嫦娥号的诞生,逍遥岛也具备了恒星系内大规模殖民能力。
而各国还被困在地月系范围内,一个卡脖子的技术就是核聚变技术,只要解决这个问题,获得核发动机,就可以抛弃化学火箭,获得极大的星际输送能力。
而如果不在意核污染的话,核聚变的燃料并不局限于氦-3,氘和氚也是理想的核聚变燃料。而地球的海洋里存在海量的氘,总量可达45万亿吨,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届时哪怕月球上的氦-3没抢到多少,只凭借提炼海水,也可以获得足量的核聚变燃料。
所以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就是,只要突破了实用型核聚变引擎,那么各国可以再次回到与逍遥岛同等级的太空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