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对于这点熊启明是认可的,人类在开普勒时代,也就是十六世纪就已经能够认真测算天体轨道了。而人类发展到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的时候,已经能够非常清晰的观测周围的行星了。
之前的贝克族时期,到现在的人类时期,这些文明在x5239星系活动的时候,并没刻意的掩饰行迹,相信这些迹象应该早已经被生命星球上的智慧生命观察到。
“当初人类大众其实是怀着某种美好的憧憬,以一种类似于朝圣的心来期待与外星文明接触的。”
熊启明点点头,这从探路者号搭载的信息就可以知道。
“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不过我们侥幸没被灭族。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给这个种族一个机会,给他们二十年时间,用这二十年时间联系和说服他们。让他们自己全员放弃母星,自己制造飞船离开x5239星系。”
吴辉把这事的方向定下来之后,人类就开始遵照执行。
人类首先开始收集生命星球上的无线电波,从中分析语言规则,并且寻找一个有效的可供联系的波段。
是否能够有效通讯,关键不在人类这边,而在于生命星球那边是否有一台足够灵敏,并且发射功率足够强大的无线电台。
可惜生命星球上没能找到满足要求的无线电台,毕竟所有无线电台都是为了实用,为了星球内部通讯,谁也不会拿出大笔投资,就是为了建设一台实现星球间通讯的大功率电台。
为了联系上这个生命星球,人类开始在一个固定的频率上,反复的发送无线电波。其内容就是要求生命星球建设一个大功率电台。
这个信息应该被正确的接收和解析了,因为在几年之后,人类明显从生命星球上检测到好几处强烈的无线电波源出现。
现在双方距离数千光秒,无线电信号在双方只见即使走个单程都要一个多小时。所以沟通的过程可谓相当的熬人,经常这边说一句话,两个多小时后才能收到回复。
“你好,x5239-4上的邻居们。”
“你好,请问你们是外星人吗?”
“是的,我们是来自其他星系,暂时居住在x5239星系。”
“那么你们联系我们蓝星有什么事吗?”
“这种通讯方式过于落后和迟缓,我从现在开始,给你们发送一个设备的制造图纸,这种设备以你们的科技是完全能够制造出来的,这个设备叫做量子远程通讯仪,你们收到后就开始建造吧,到时我们就能够流畅的沟通了。”
类似的对话发生在不同的无线电信号源之间,很快的图纸都发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