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山开始都收测量遇到的第二个平行宇宙的物理常数,一整套数据测
试下来,他发现大多数常数都差不多。
这个差不多是指这些常数并不严格一致,比如这个宇宙的光速与人类宇
宙的光速就是不同的,大概比人类宇宙高了一万多公里。
除了这个光速,绝对零度电有不同,利用人类的仪器测定,这个平行宇
宙的绝对零度耍比人类宇宙低三摄氏度左右。
除了这些宏观物理常数之外,量子级别的微观物理常数电存在一些细微
的差别,比如这个宇宙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距离存在细微的差
别。
既然在物理常数上发现了不同,那么石青山就不得不继续在这个第二平
行宇宙继续停留一段时司,因为科学院给他的指示是,一旦发现物理尝试不
同,务必仔细测定更多的物理特征。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旦发生物理常数的差异,石青山必须确定这
个宇宙的基本粒子种类,看看双方宇宙是否存在物质基础的差异。
战舰上只有他们这个小队,只有他们五个人,除了必备的生活设施,除
了必备生存物资,有大量的空司存放各种科研仪器。
石青山利用这些仪器开始逐个检查和测定基本粒子的属眭,在粒子崩解
仪的帮助之下,他很陕将所有基本粒子单独解高出来。
经过一番测定,石青山发现,这些基本粒子与人类宇宙的基本粒子出现
了各种差别,这种差别虽然不是颠覆眭的,但是已经足够导致物质层面上出
现物眭差别。
第一层基本粒子解析完成,虽然出现了差别,但是并没有发现人类宇宙
不存在的未知粒子。
紧接着石青山开始进行二次崩解
于基本粒子的基本粒子的这个层次上
几种超粒子。其中超微子是其中之一
宙的超粒子是否与人类宇宙存在差别
这次崩解是将基本粒子再次分解,对
人类电没有充分认识,只确定了少数
现在石青山需耍确定的就是,第二宇
测定结果很快出来,人类已知的几种超微子都出现了物眭差别,从差异
百分比上看,随着微观层次的深入,这种差别呈逐渐缩小的趋势。
这是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在宏观上观测到的物理常数差异,都是由微观
粒子的细小差异累积起来的。所以微观粒子极细小的差异都会在宏观上形成
巨大差别,这种差异随着物理尺寸的增加,随着粒子之司相互作用的累积,
会呈现明显的放大作用。
比如在超粒子层次上,如果存在百万分之一的差别,那么在基本粒子层
次上就可能被扩大为万分之一的差别,而在宏观层次上,就会继续累加到百
分之一的差别。
所有测定做完,石青山开始封装样本,这些样本被收纳在一种箱中。这
种收纳箱是专闩设计制造的,利用空司粒子的特眭,保证所有样品被置于彻
底隔离的环境中。
第二个平行宇宙研究完,石青山开始继续他的任务。战舰再次升维,在
第三个平行宇宙里寻找共用体……
石青山被赈c予的任务是尽可能的找到所有共用体,但是如果共用体数量
实在过多,允许他临时中断任务。之所有有这个授权,是因为科学院害怕战
舰的能量不够。
科学院之所以有这个担心,实际上还是基于一个理论。如果宇宙的基础
常数表现出差异,那么宇宙本质上必然会出现差别,这种差别有时候是非常
致命的。
比如拿战舰的引擎来说,现在战舰主耍用的是反物质泯灭引擎,这是目
前看来质量能量转换比最高的引擎。而战舰上主耍储存的能量都是反物质,
当反物质消耗完之后,战舰还可以使用聚变引擎、裂变引擎和崩解引擎,这
些引擎都属于备用引擎。
如果共用体数量过多,战舰的反物质储备消耗完了,这时候战舰必须准
备就地采集新能源。这时候就会有问题,因为战舰上所有引擎都是为人类那
个宇宙的物质准备的,如果换上新宇宙的物质,肯定会发生不可预期的事故
这就好像是烧汽油的车突然换上柴油当燃料,不仅会消化不良,还会出
现各种系统眭故障。而对于各种设备来说,往往越复杂越精密,系统的容错
率越差,越容易因为细卟的差异出现故障。
现在出现基本粒子层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这些引擎很难容错的,所
以一旦战舰储备能源全部用完,很容易让战舰彻底趴窝,再会无法返回。
新宇宙中的物质,无论对战舰还是对驾驶员来说,都和毒药差不多。石
青山这个小队的日常生存物资只能依靠储备,根本不可能去新宇宙中获取,
否则新的物质融入人体,很容易让人体从原子层面出现崩溃。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战舰一旦脱离本宇宙,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时归来,
否则很容易因为能量或者物质耗尽在野无法返航。
并且科学院给石青山一个忠告,最好不耍在其他宇宙停留太久。因为物
理规则不同,比如战舰自身物质的光速是恒定的,但是新宇宙的光速是1。
5倍光速,那么亚光速飞行时会出现什么状况?是最高只能达到光速,还是
可以超光速?
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连科学院电搞不清楚,因为这是两个宇
宙物理规则的矛盾,谁也无法预期这种矛盾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石青山小队不停的经历不同的宇宙,并且开始有选择的测定某些宇宙的
物理常数和基本粒子,然后采集这些宇宙的物质样本。
在这个过程中,石青山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随着战舰的前行,宇
宙的物质常数差别越来越大。就好像战舰正航行在一个渐变的水层中一样,
两个相郐水层之司改变不大,但是跨过数百个水层之后,这种变化就显得天
差地别一般。
石青山随时关注着战舰的能源和物质储备,随时计算着已经经历过多少
宇宙,他必须保证将这个小队安全的带回去。
当能量消耗掉400h的时候,石青山决定终值这次探险,他必须为返航留
有足够的余量。截止目前未知,战舰已经穿过了将近三千个平行宇宙,并且
亲自采集和测定了五百多个宇宙。
虽然经历了这些宇宙,但是石青山仍然能够在下一个宇宙里发下共用体
,这本身就意味着,这个四维体并没有被穷尽,就是说他的任务没能完成。
不过这已经没办法了,只能交给下一艘探测战舰来继续了。
石青山看看面前这个宇宙,他绝对对这个宇宙进行最后的探测,然后就
开始返航。这个宇宙中的共用体是一个生物,一个智慧生物。
这个指挥生物的样子很像是一头熊,只不过它是站立行走的熊,这个智
慧生物生活在一个小型社会中。这个小社会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有点类似
于原始社会时期部族部落的样子。
这个智慧生物生活在一个生命星球上,在这个生命星系的外围,石青山
同样发现了一些宇宙流浪种族。
虽然透过高维,石青山能够清晰看到这些流浪种族的战舰结构,但是石
青山已经无法对准确评估这些种族的科技层次了。因为这些种族的仅器设备
他已经完全无法理解了,从这一点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现在这个宇宙,
已经跟人类宇宙的物理规则出现了巨大差别。
正是这种差别导致了双方的科技和设备出现了巨大差异,现在的差异已
经如此巨大,巨大到双方的科技很难互通了,甚至连模糊的共眭都已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