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篮球场(2 / 2)

        “那就成纯吐槽了!”

        《十放》节目的前身是《视觉》。

        03年十套改版,作为隶属于文化专题部的频道,在中国电影市场进入黄金十年之际,栏目里喜欢没事写点影评的国内第一代影评人支招,干脆来个影评类节目。

        形式简单、多快好省,于是一拍即合,《第10放映室》诞生。

        算是国内第一档专门解析电影文化的节目。

        诞生于央视母体,所以早期的《第10放映室》延续了央妈的风格——选题一定要高端、文稿一定要优美、编辑一定要高级,简言之就是当下流行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最早的两大主题:大师映像还有城市映像都是符合主题的!

        问题是收视率真的很惨淡!

        任何一家电视台都有收视率末尾淘汰机制,为了生存,几个人开始做了‘星空’系列——讲解一些有名的电影人,比方说周星弛、刘得华之类的。

        “我倒觉得可以搞一搞试试,‘馒头’引发那么大的讨论,这就说明观众爱看这些!”

        “……我请示一下领导!”

        ……

        沈梦溪,北电编剧班新晋毕业生。

        按照他的老师姜为的话讲:很有天赋!

        废话,当然很有天赋,丫本身就是搞编剧工作的,又是重生人士,创作逻辑、文字整合能力、写作习惯都已经养成,领先接近二十年的眼光不是开玩笑的!

        再加上这个世界有很多小变化……

        很多他记忆深刻的本子,这个时空都没有,这个大概就是蝴蝶效应了!

        以前看娱乐文,觉得主角们过得真憋屈,都踏马身价过亿了,还不能成为人生的甲方,动不动要考虑影响……

        有这必要吗?考虑影响?

        再活一次,沈梦溪唯一的想法就是活得自在点,别来那么多约束……

        其实,他原时空已经很自在了!

        编剧是什么?

        那叫老舍门徒!

        普遍共识:专业水准过关,情商不呈负数,编剧这行养活自己不难。

        加上丫入行的时候正好是影视行业蓝海时期,首部作品,改编一部IP剧,直接入账80万!

        编剧这个行当,只要你有作品,身价直接倍增,即便后来行业不景气了,沈梦溪凭借自己的嘴,依旧拿了不少订单——能喷,甲方一听,比什么邹静之刘恒牛逼多了,拿下单子之后,再找几个新手外包,中间商赚差价!

        也不是所有甲方都是傻逼,有些人还是能看出名堂的,怎么办呢?

        黄了呗,最多赚点定金……

        后来,行业内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怎么办?

        转型啊!

        讲课,讲述自己如何智斗甲方,一节课8000块,慢慢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活动都会邀请他!

        可不是免费的。

        反正娱乐圈这种地方,你想生存下去,也不是很难……

        日常需求,即便是旅游、偶尔添个大件都不会手紧,生活还算宽裕!

        就这么混着呗,做一个让马芸羡慕的人。

        然后,突然就重生了,一点征兆也没有……

        重生之后的沈梦溪,手里握着一堆的王炸,什么《人在囧途》、《夏洛特烦恼》、《我不是药神》……

        好烦啊!

        用哪部作品一举成名呢?

        成名之后,炮打诗糖幂,走上人生巅峰!

        然后,被退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