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决定(2 / 2)

        “沈总……”

        柳施施有点意外,抬头看了看小助理:“他来干嘛?”

        “不知道……”

        “别管那么多,咱们拍咱们的!”

        “可是,我听说彭晓冉已经过去了……”

        “是嘛?”

        “嗯……”

        ……

        沈梦溪确实来横店了,而且这次来是为了网络剧的拍摄而来,准备投个2000万左右,拍一部试试水!

        “尺度可以大,但不能太大,我可不想播到一半被专家们上纲上线……”

        总局审查当然有不少问题,但是有时候比审查可怕的是退休老干部、砖家、大妈、家长们的投诉、举报,是整个社会的保守势力。

        “我觉得要么做犯罪悬疑,要么做悬疑灵异题材……”

        “因为这两个题材很少在电视上能看到,天然具备吸引年轻观众的特征!”

        “《心理罪》、《暗黑者》、《法医秦明》,三部作品,你们觉得哪部合适?”

        李依萍:“我有个问题!”

        “怎么了?”

        “为什么要做网络剧?”

        “两个原因,第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剧的条件已经成熟了;第二,我们必须要开辟第二战场,电视台的营销成本太高了,而且越来越高,我很难接受!”

        营销成本……其实就是买收视率,买热度……

        说通俗易懂一点,就是买首订、买月票……

        该不会认为梦溪出品的电视剧不用营销吧?

        大哥,《天盛长歌》,制作精良,明星阵容,再怎么不济,也不应该跌破芒果台收视底盘吧?

        人家就是做到了!

        《金玉良缘》,收视率0%……

        牛逼吧?

        整个行业都在买收视率,你不跟着买?

        办公室几个人都知道这些……

        虽然有怨言,但行业就这哔样,你不服?

        不服学光线,全盘退出……

        指望内部自查?

        前几天,《人民日报》连发四文批评收视率造假,引发热议,CSM迅速在官网发表律师声明,称“愿与行业各界一起坚决打击干扰收视率的不法行为”,并表示经过“内部调查”后,“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CSM就是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全网垄断!

        电视台也难。

        盈利只能从广告商手里拿钱,而每年的收视排名直接影响广告商来年在各平台的投放规模。

        所以收视率是电视台最后的遮羞布和保命符,保住收视率就是保住全国几十万系统内员工的饭碗。

        你不卖给它,你能怎么盈利呢?

        无解,除非从源头上更改收视率统计方式——都大数据时代了,各地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手里都有完整的收视数据,把这些数据汇总起来就是最准确的收视率,这是没法做假的,因为你控制一两户对大数据毫无意义。

        这个很难弄。

        中国是三级办电视,中央、省、市,富裕的镇都有,机顶盒建设费用各自消化,也没有上下级关系。

        互相挟制,合纵连横。

        譬如某卫视落地,就要与地方电视台谈判,如果满足不了要求,地方电视台可以不接收你的卫视信号,或者通过排后你的频道序号影响你的收视率等,博弈过程中,钱说了算,在博弈状态里,全网数据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孤岛。

        沈梦溪接着道:“我准备买下土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