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此人虽好敛财,可是却是一个难得的将才,某已经敲打过他。”
说完张俊的事情,岳飞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官家在汴京的所作所为,某时刻都关注着。奈何我大宋现积重难返,若想图强,非一朝一夕能达成。”
“若能上下一心,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命,金与西夏,又如何敢一而再再而三犯我边疆。”
赵桓见岳飞开始针砭时弊,此时不知道该做何感想。
岳飞对大宋的爱国之心,赵桓自然知道。
可是岳飞身为一个武将,其实很不合适讨论这些,在大宋这是禁忌。
种师道那种绝口不提政事的作风,岳飞哪怕与种师道相处过一段时日,也并没有受其影响。
赵桓此时也不想扫兴,和岳飞谈论这个问题。
反正大不了岳飞给自己上书,赵桓就收起来呗。
“化神兄,吾等与汝家师共勉之。”
岳飞见赵桓对政事并不感冒,不再讨论这个话题。
“共勉。”
赵桓喝了口水,起身向岳飞告辞。
当看到院外的赤兔马不见踪影,大概又去当种马了。
赵桓有些无语。
反正赤兔马回汴京也没啥事,李娇娥现在在宫里,赤兔马也施展不开。
天机阁现在被赵桓十几个工厂一落,着实也没有跑马的地方。
“那赤兔马就有劳岳将军继续照顾一番,某回汴京还有急事。”
赵桓看天色也不早了,此间之事也了解,便向岳飞道别。
“此去,代某向汝师问好。”
“一定、一定。”
赵桓连忙答应下来,才走了几步,赵桓又忍不住回头望向院中的岳飞。
“那个,常听说岳将军有一个儿子,名岳云。岳将军有空抓紧生个女儿啊!”
岳飞:“……”
看着一脸茫然的岳飞,赵桓实在不好解释自己真的只是好奇,想看一看岳银瓶。
“走了。”
赵桓朝岳飞挥手,奔向天明城。
岳飞则陷入沉思之中。
他觉得赵桓不会无缘无故谈起此事。
肯定是受到自己那小弟天机阁阁主的嘱咐,才会有这么一说。
在离别之际,赵桓还特意指点出来。
颇有一种指点迷津之感。
岳飞想起自己马上就要见到自己的妻儿老小,这会心里有些火热。
官家并没有禁止将领与妻儿团娶,这对岳飞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相州汤阴之家,在岳飞赴汴京之召时,就受金人横扫过一遍。
所以岳飞在东明此时安稳下来,便第一时间让人去把家人接过来。
当然,受难的乡党同胞岳飞也是极其欢迎的。
毕竟现在自己算是已经发达了,照顾亲朋乡里之事,必然推托不得。
岳飞思索了良久,终于下定决心。
“待吾妻儿来时,某确实应该多生几个小家伙,他日好为国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