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铮赶到现场的时候,尸体还躺在原地,远看是个身材瘦小的男人,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衫,很多口袋的那种“偷土豆”短裤,趴在地上,汩汩的鲜血从身下蜿蜒而下。
  围观群众里三层外三层,这里本来就是闹市区,加上出事的时候正好是晚上六七点,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气温已经下降了,马路上全都是吃好晚饭出来遛弯逛街的群众,这一片还有好几家饭店,也是人满为患。
  现场通道开辟之后,路铮几人步履匆匆地走了进去,只见前面的案发现场架着一个用红色胶布贴着“烟酒饮料”字样的玻璃小推车,车上放着些散装香烟,啤酒,还有一些小吃零食,这种小摊在原宝市区不算少见,马路上就有好几个。
  “这是下岗工人再就业支持政策的产物,其实也挺方便的,有的还会加个小饼铛,卖点儿烤饼烧麦什么的。”查青说,叹了口气,清出一条路让路铮和唐邵源、魏雄风三人先进去。
  死者已经确认死亡,路铮率先上前检查了一下伤口,死者的脑袋侧边,靠近太阳穴的位置有一个黑黑的小圆洞,伤口边上还沾着很多凝固的血液。
  “这伤口……”路铮微微皱眉,冲唐邵源的方向努努嘴,唐邵源相当有默契地凑上来一起观察,给出了确切的结论:“这是远距离射击造成的枪口,具体到数字的话,起码十米以上。”
  魏雄风拎着单反咔咔地照相,一边拍一边感慨:“这凶手,枪法很好啊?十米以上一枪毙命。”
  “不是一枪。”查青大队长神色很严肃:“群众报警的时候表示,当时连续有三四声枪响,还没反应过来,他就看到卖烟酒的小摊贩从凳子上扑倒在地,一群人都不敢靠近,打了电话叫了120和110,等120来了之后发现受害人受了枪伤,当场毙命,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民警已经把周围封锁,正在驱散群众。”
  “三四枪?没经过训练的话也算是准头不错了。”路铮皱了皱眉,观察了一下尸体另一侧的太阳穴。
  “子弹应该还在体内。”唐邵源帮他说了出来:“没有出口。”
  路铮点点头,把现场交给了他:“换你来,我去检查外围现场。”
  按照查青大队长所言,小摊贩出事的时候坐在玻璃小推车边上的凳子上,路铮估算了一下小贩的身高,按照伤口角度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了一会儿,抬头扫视,目光聚焦在了马路边上的一桩拆了一半的楼盘上。
  “查大队长,子弹很有可能是从那边那栋楼的二楼射出的。”
  查青听罢,也没问为什么,赶紧紧急调动武装刑警去封楼寻找凶手。
  路铮在等他们清场的时候也没闲着,埋头在现场附近找了半天,终于在马路牙子边上寻找到了想要找的东西。
  “7.62毫米口径的弹头,三枚。”他摊开手掌,从箱子里拿出放大镜对着弹头聚精会神地看了一会儿:“没有膛线痕迹,是土枪。”
  “和之前的是同一把吗?”唐邵源检查完了尸体,指挥着民警们一起把尸体装袋运去了物证中心,这会儿腾出手来,一边脱手套一边问。
  “很可能是,但是暂时不能确定,在现场应该能找到弹壳,有了弹壳就可以确认了。”路铮摇摇头,把弹头装进了物证袋,神色有些担忧。
  如果是的话,这很可能就是一起连环杀人案件了,而且凶手身上还有热武器,随时可能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攥紧了物证袋,路铮深深呼了一口气,就在这时,他裤兜里的手机嗡嗡的震动了起来。
  “喂,头儿?”
  电话那头是跟查青一起去排查现场的耿志忠:“路,带着小唐他们一起过来,找到凶手蹲守的地方了。边上那个烂尾楼的二楼,上楼左边走。”
  **
  凶手这个行凶的地点挑选的非常巧妙。
  本来闹市区是不应该有这样半废弃的楼房的,原来这片是原宝市居民人口最为密集,人口构成最为复杂的小区之一,政府准备在这里修一个图书馆,只是和居民谈条件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有部分居民成了钉子户,不肯搬走,无奈,拆了一半的工地只能暂时停工,形成了现在这种半拆不拆的尴尬局面。楼的右侧边已经拆的只剩下水泥结构,居民都搬走了。不过由于正是下班吃饭的高峰期,进入这半拆不拆的破楼的必经之路又是一条人流量车流量均巨大无比的小型马路,直通后面的几家大型民营企业,进进出出的人太多了,一时间根本找不到可疑人员。
  路铮和魏雄风一起检查了一下必经之路上的监控分布,发现只有路口一个。
  “大隐隐于市,这个凶手有点让人头痛啊。”魏雄风没找到更多的监控探头,脸上表情看起来非常遗憾。
  二楼已经被拆的只剩下水泥框架了,路铮几人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在二楼拐角很容易的就发现了聚集起来保护现场的民警们。
  “过来看看,路。”耿志忠在一边冲他招手,面上有一些喜色:“这里有不少灰尘,可能有些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