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世间许多女子都曾有过这种淡然的优雅,也曾用这份清新高洁的优雅,征服了心尖上的人儿。当人们看到她那双含情脉脉的双眼,都不忍将这份宁静打扰,也都不曾想过有一天必定要将这样一个受到造物主宠爱的尤物归还上天。
平凡女子的一生中,又有多少人像邓丽君一样,带着这份恬淡的性情款款而来,又带着这份恬淡蓦然归去?我只道大部分人在一点点见证了这人世的人情冷暖、爱恨离愁后,都变得世俗不堪,变得精于算计。所以预见者说,人这一生所遇到的最为哀伤的事情便是,我们做了自己当初最嫌弃的那个人。可任凭雨打风吹花落去,这个一脸温柔的女子始终平淡如菊、安之若素,她从来的地方来,到去的地方去,在这个有你也有我的世间匆匆走过,留下的是一声轻轻的叹息、一个真切的眼神、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老歌,却不带走一片云彩。
她在最美好的年华爱过,曾将自己全心全意交付一个她认为对的人。眼看着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可他却永远地离开了她。第一次失去心爱的人儿,竟然是“天人永诀”的残忍,她一路狂奔,决堤而下的眼泪是为他流;她上气不接下气,奄奄一息昏厥在墓前是为他心疼。他虽然走了,但她知道他就流淌在自己每个细胞里,承载着长日无尽的漫漫相思的那个人。他是那么近,却又那么远,使她无法靠近,只有硬生生把这份注定有缘无分的爱情,深埋心底。就这么酝酿着、蒸腾着,直到她开始有勇气骗自己说,她真的已经把他忘记了。可是她不知道自己的心里早已凝结了一颗爱的热泪,每每忆起,都会隐隐作痛。那是最真实却又无助的哭泣,只有在漆黑的夜里,才能看到,才能触碰,触碰早已愈合却永远都将存在的伤痕,看到忽远忽近总在迷离的天真。
失去他,她还是遇到了爱。她是那样认真且纯粹的人哪,生命中怎能少得了感天动地的爱情?所以她每次都投入都用心,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初恋,她是那么渴望在爱里燃烧自我,收获另一种甜蜜的人生!就像她穿着大红却不扎眼的裙子站在舞台中央,轻轻柔柔地向人们诉说着:“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来,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是啊,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或许如此心心相印的两人还有来日可以相见吧,只是为何一对有情人要面对分别呢?她也知道好花不常开,懂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无奈,所以她总是努力绽放,只等有情人怀着万分欣赏的心情将她采撷、把她欣赏。
这不是林徽因的淡然,如果说她是一杯淡雅清茶,任凭素净的芬芳在每个人的心中萦绕盘旋,那邓丽君就是一抹灿烂的朝阳,无时无刻不在怒放自己的生命,好让女儿裙下的花枝都绚烂,好让自己升腾出一朵氤氲的香雾。这何尝不是一种缭绕,何尝不能使人心醉情迷、神驰心往;她没有张爱玲的孤注一掷,她的爱比张爱玲的更叫人感到温暖,叫人想要靠近;也不似三毛的固执和单一,她的爱比三毛的更叫人放心,叫人想要地久天长;她更不是陆小曼那种对爱的忽视和无礼,她爱一个人决然不会用这爱把人往死里逼,所以见识了她的风情的男人,都不能够真正地忘怀她,仿佛她从来没有远离过他们的生命。
可她最后还是没能抓住,她最想要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她最期待的不顾世间所有杂质的盛放,终是没有盼来丰收,有的只是爱的艰辛和恼人的纠缠。就算到了地域更为辽阔的异国他乡,她还是带着那一抹轻轻浅浅的哀愁,带着对爱情的期待,守候着,盼望着……
邓丽君是真正盛放过的,她那么小心翼翼,用生命营造最极致的美丽,可她也真正开到了荼,经过那么多的爱恋,她不断地付出自己,又渐次不断地失去……
她没有不论遇到何种困境,总痴情暖着林徽因的梁思成;她没有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总痴心守着林徽因的金岳霖;她更没有青春年少、感情懵懂时,一颗心总依附着林徽因的徐志摩。可她也曾是林徽因,有她的温柔,有她的淡然,更有她的万种风情。只不过她的内心一团火热,只不过她对爱情多了一分、两分或三分的渴望。
只不过,她的名字,叫作邓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