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好多异国外地客商来来往往,好多商人全都把店子开到了定海镇,因此这定海镇也日渐富裕繁荣,慢慢成为这锡州境内最富裕热闹的地方。
这快意农庄的俩大加工坊,有上百号的雇工,这皂河庄跟韩家屯,有一半的人全都在这加工坊做工。快意农庄位于韩家屯跟皂河庄的交界处,这农庄跟大加工坊都二年前建起来的。这快意农庄的面积非常大,足足占了20亩地,农庄中的下人奴仆就有20来人。
这快意农庄的主人是大善人,她农庄中的奴仆都是去年,逃难到定海来的可怜人。去年,北境打仗,好多流民逃到定海来,这主人还在城门口边支棚施粥,足足施了1个月!
北境战争结束,流民返乡时,这主人还给预备了干粮,流民离开时,全都纷纷冲着快意农庄的方向给她叩头呢!
快意农庄。
清幽雅致的农庄内,仨小不点,正蹲在秋菊池边,看着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鸭,口中唱着:“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边上石亭中,坐着仨妇女,当中一个穿着青色素衣,挽着随云鬓的太太,冲仨孩子叫了声:“翼儿,平安长乐,当心些莫掉下去了。”
“母亲,你且安心,我会看着弟弟跟哥哥的。”一个小不点,小大人一样,冲那素衣妇女说。
“呵……这平安可真懂事儿,有哥哥样!”红梅摸着圆滚滚的肚儿说:“不像我家翼儿,分明比他还要大上1岁,却一点当哥的样都没,还要平安带着玩呢!”
他家翼儿可喜欢平安长乐了,总嚷着要来找他两个玩。
百合看着大嫂嫂的肚儿说:“等你肚儿中的孩子出生了,翼儿有了弟弟或妹妹,他便有哥哥样了。”
因长乐体弱,脾气又温吞,她就经常对平安说要看着弟弟,保护弟弟。因此,这平安便和个小大人一样,分外懂事儿,对弟弟也十爱护。
“大嫂嫂该快生了吧?”讲话的是百合的二嫂嫂,韩大杨的娘子戴氏,她也挺着个比红梅小不了多少的肚儿。
从京城回来后,临大杨便跟戴氏成了婚。本来,在百合去京城那年的春天,韩大杨就该跟她成婚的。但是,她家里的长辈过世了,要守孝一年,这婚事便向后推一年,现在,她也有7个月的身孕了。
红梅摸着自个的肚儿,笑着回说:“下月这孩子便给出来了。”
“那大嫂嫂你可要留意些了,这一些天就不要出门了。”百合看着大嫂嫂说。
红梅跟戴氏并不住在快意农庄,她们跟韩家二老还有各自的夫君住在韩家屯。前年,韩家在韩家屯也建起了一座大宅院儿,家里也请了雇工丫头。
红梅笑着说:“今天从你这儿回去后,我便回去待着不出门了。对了,怎不见翼儿他四叔跟四叔?”
她跟桂香今天来,可全都是带着任务的呢!因为他四叔跟四叔都在给小姑子帮忙,平常中都住在快意农庄,也不常归家,她们便只得到这里来寻他们。
韩家现在除了养野兔,还开了个做婴孩车跟家具的加工坊,这买卖也是非常好。
百合说:“去镇上和异国来的商人谈买卖去了。”
“唉!”红梅叹气。
戴氏苦笑说:“看起来咱今天是白跑趟。”
百合心中了然,笑着说:“可是,娘亲,叫你们来,劝三哥哥四哥哥娶妻的。”
她三哥哥跟四哥哥都是20多岁的人了,她娘如今可心急了。虽说这二年,他们也相看了好多小娘子,可却一个看上的全都没,可将她娘急坏了。
俩人默默的点了下头。
百合说:“你们回去告诉娘亲,这种事是急不得的。等他们碰着了自个喜欢的小娘子,不用你们劝,他们自个都会急着娶。”
“也唯有这样子了,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说着,红梅捧着自个的肚儿站在起。
“我送送你们。”百合也跟着站在起,冲还蹲在秋菊池边数鸭子的儿子说:“平安长乐,大舅娘跟二舅娘要走了,咱一块去送送她们吧!”
“好”平安大声的应道。
“好”长乐也轻声的应声。牵着哥哥小手,一块朝母亲走去。
母子仨人牵着手,把俩嫂嫂跟大侄子送到了门边,目送她们坐着舆车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