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赛段总长56公里,前面16公里为平路,经过第一个冲刺点之后,需要爬一个三级坡。这16公里是平路,路程很短,除了想争取冲刺积分的选手外,应该拉不出什么差距,所以现在的策略就是窝在大集团里骑行,就是朝洋所说的蹭大巴。
按照赛事规则,所有在大集团里骑行的车手共享集团成绩,也就是无论第几名都按照集团第一名车手的时间计算。(关于此项规则的简单理解是,要想拿好成绩必须冲出大集团)
——
Tips:
公路自行车赛根据爬坡论断的长度和坡道角度,分为五个等级,排名靠前的车手会获得相应的积分,具体为:
四级爬坡点:路程距离低于3公里的持续上坡,但是坡度并不会很陡。前3名的选手,可分别获得5、3、1的积分。
三级爬坡点:坡度较等级四陡峭,而且持续上坡路程距离达5公里。前5名的选手,可分别获得10、7、5、3、1的积分。
二级爬坡点:平均爬升率达到4%,持续上坡路程距离达5~10公里。前10名的选手,可分别获得20、15、12、10、8、6、4、3、2、1的积分。
一级爬坡点:平均爬升率超过5%,持续上坡路程距离达10~20公里。可分别获得30、26、22、18、14、12、10、8、6、4、2、1的积分。
HC级爬坡点:最长而且最陡的爬坡路段,持续上坡路程距离大约在15~20公里,甚至更长,平均爬升率超过10%。前15名的选手,可分别获得40、35、30、26、22、18、16、14、12、10、8、6、4、2、1的积分。
——
赛前会议中,车队已经做好战略部署,A、B、C三组队伍会根据最后2公里的情况,决定是否去争夺第一个冲刺点的积分。因此,这一段路程大家骑得中规中矩,又处于热身阶段,整个大集团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骑过3公里后,卓颜开始享受这一赛段的赛程。
本次比赛为山地车赛事,大家都骑的山地车,不用像公路车那样身子俯的很低,许多车手边骑边聊。
有朝洋在侧,卓颜打开话匣子。
“费一会抢第一个冲刺点吗?”
“现在还难说,冲刺奖是两个冲刺点加上最后终点冲刺的积分总和算出来的,抢了第一个就必须抢第二个和最后一个。这个太考验车手实力了。大骏他们那个组应该可以考虑,咱们组……不一定。”
“哦。”
卓颜想了想,但没想明白。
第一次参加这种正规赛事,对于规则会造成什么样的情况完全没有概念。如果光是最后的总冠亚季军这个很简单,这次比赛又有什么爬坡王,冲刺王的奖项,这两个奖项并不是用时间,而是根据排名用积分来计算,更是一头雾水。
但是,如果对于团体计时成绩没那么大把握的队伍去争取个别单奖项,倒是可以理解。
“颖姐他们C组,应该去争夺团体计时吧,毕竟颖姐应该算是最强的女车手了。”
“嗯,应该是吧。木桶效应。短板越高,装的水越多,何况辛颖的速度比戚风都快好多,路远又精于策略计算。”
“这样啊。那队长西门他们的B定位是争夺单项奖,颖姐的C组是争取团体计时,那我们呢?”
朝洋苦笑,“原来咱们A组的女队员是夏贝儿,我和你师父的目标是团体计时加上所有的单项奖,可……”
团体计时加上所有的单项奖?爬坡王加上冲刺王?
卓颜没想到朝洋和费一的比赛目标竟然定的如此之高。虽然这样的目标有些夸张,但如果他们成功了,必然会一战成名!不过,因为夏贝儿的临时退出,一切计划全都泡汤了!
现在我们A组完全没有目标嘛?那应该怪夏贝儿还是怪我?
朝洋看出卓颜的茫然,接着说,“不忘初心。本来一开始就是新秀赛,主要看的是你们新手的成绩和实力。所以,今天你才是咱们组的‘王牌’,是我们的‘主将’!”
“啊!?”
我是主将?我是王牌?!
卓颜心里一震。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个车队的王牌主将,想都不敢想。
加入骑迹车队是要还费一的债,骑行是队长西门要求每个成员都要骑车,参赛是夏贝儿身体不适,被赶鸭子上架。
可就是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被当成车队的王牌主将!?
这也有点儿太离谱了吧!
一时间,巨大的压力让卓颜感觉有点儿喘不过气来,双手不由自主的握紧车把。
“卓颜,放松!”斜后方的辛颖提醒,“肘微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