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胡狼之城
>>>
“大人,夫人是不行了……”
平津城中,城主金里条愁眉不展的背对着卧榻上的结发夫人银瑞氏,面如土灰。
两人自幼相识,银瑞氏是平津城城主的独生女儿。谁都知道将来谁娶了她,就是日后的平津城主。平津城虽然没有相山城的富饶,也没有辽夏城的强盛,但是平津城是座安于角落的小城,百姓都是三代起止彼此熟识,城中官民相互融洽,哪怕偶尔出现一些小毛贼,大家也知道都是些谁家的毛孩子长大了,不服管教,于是整个平津城都成了那几个小贼的管教先生。
官兵们甚至会带了那些个小贼寇回府衙办公,让他们帮忙擦地,擦窗,还要给附近的百姓挑水劈柴,一番劳作后小毛贼们宁愿回家为父亲做工。
平津城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彼此知根知底也不会苛刻底下的长工。偶尔仆役中有人生病了,主人家尤其着急,因为一旦治不好了就要赡养仆役家中的一大家子。
当年上老城主银瑞家来求亲的人不在少数,好些都是附近城池的亲王,他们希望通并平津城。这座小城在他们眼中犹如一块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想着只要迎娶了城主之女,城池也算落入自己手掌,老城主百年之后,平津城就可以成为自己的附城,用以供养自己的主城。
老城主自然也明白这些亲王的心思,其实与城池相比起来他更加希望唯一的女儿能够嫁一个好人家。只是他心目中的好人家与其他人有些不同,不需要大富大贵,他在平津城勤俭了一辈子,深深的明白贪欲的背后有多么可怕的力量。
他希望女儿嫁给一个会珍惜她的人。而银瑞氏也没有令父亲失望,她看中的不是那些风流倜傥举手投足贵家之气的亲王、郡王、大人们,而是与自己从小玩到大的侍卫之子,就是金里条。
当老城主辞世前,毅然将城池与女儿都交付在了金里条的手中。他告诉女婿,“不用担心,平津城在我手中的几年,是有些基业的,在外却并不显露,因此那些亲王一直当做平津是一座穷苦的城,那些谡家子弟养尊处优惯了,不会在乎一座贫城,所以也就不会重兵夺取。他们也根本已经忘记了如何攻城略地,里条你要记住无论遇到多么困苦的条件下都不能解散平津的守军,这是唯一让你不受侵扰,立于南疆的根本。你也不要想着去攀附那些强大的城池,越是强大的城池越如豺狼虎豹,一旦他们稍有饥饿之感回头就会立刻吞并了你。偶尔受些委屈不要紧,但一定不能放弃城池的所属,记住了么?”
金里条记住了,不仅记住了而且一辈子都谨遵岳父的吩咐。多年以来与发妻银瑞氏两人相敬如宾相亲相爱,抚育了三子一女,也不与南疆富饶的城池往来。
相山城风光一时的时候,他不曾拜访过侧亲王。临城坐主南疆的时候,他也不曾前往洛郡王府朝拜。属军卫一度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平津城。
金里条一如既往的遵守着岳父留下的遗训。属军卫征收什么,他就上缴什么,如数奉上从不缺斤少两。若是属军卫增收,他也如实相告,“平津城小,恕本城无以交付”。属军卫见他态度中肯,不卑不亢,宠辱不惊,也就不为难他了。
然而眼下银瑞氏突如其来的重病却让他慌了神。平津城中也有大夫,虽然早前被临城抓去了一些,但是谡深回了南疆,属军卫落寞后从平津城被抓取的大夫无一不回到了自己城池,并且此刻统统集中在城主府中,围绕在一个锅炉旁窃窃私语。
他们想要治好城主夫人病的心情,是与金里条一样的。
终于,有一位中年的医者坐不住了,“为何不与城主说!只要有一线生机,城主都不会放弃夫人的。”
“可是……那一位不是那么好请来的。”
“有什么不好请?派了马车去,让他上车,一路驶回平津城不就好了。”
“瞧你说的!这跟掠劫有什么不同?”
“临城不也把我们劫持了去?那老爷子在郡王府中还吃好喝好,不见丝毫愁容呢。”
“那是因为鸿太爷早就结交了翼亲王,知道翼亲王会夺取临城的吧。”
“我不管。既然我们几个在这里想破头都找不到救治夫人的办法,不如就让城主去请那位鸿太爷来看一看。”
“我们城池与鸿家医馆素无往来。”
“以前是不认得也就罢了。可在临城的时候,我们不都被关在郡王府中,都是一道熬过来的医者,有什么好拉不下脸去求人的?”
“唉,你到底是年轻人。不是拉不下脸,如果光是去了鸿家医馆就能求到人救夫人,我们这些老家伙谁会在意老脸呢?可是浠水城是翼亲王的属地,如今南疆各大城池的亲王都在集结,已经不止一次有人来游说我们城主了。城主好不容易才抵住了压力,这一去浠水城,再被搅入其中,怕是……”
中年医官怒斥道,“一个个只顾自己,医者父母心,各位前辈难道真没有一点点的良心么?!我们城主夫人是老城主的独女啊,老城主一生鞠躬尽瘁保护城池,为了不让城池落入谡家那些皇亲宗室手中,千挑万选如今的城主,新城主也是力排众议不与各谡姓城池往来,没有城主这些年的坚持,我们早就沦为他城之属,为人鱼肉了!你们还在此时怕这怕那?”
金里条在屋里听着夫人一遍遍的低声痛吟,心如刀绞,忍不住出来透透气,就听到了围在锅炉边争吵了起来的医官们。
叹了口气,走上前,“诸位平津的大夫,也不用为内人之疾而互相红了脸。”目光转向中年医官,“这位的好意我是心领了。只不过听闻翼亲王此人素来凶狠,我是万不敢将城池交由此人手中。”
中年医官分辨道,“我们只是求取鸿家老太爷出诊,未必就是要臣服于翼亲王呐!”但是其他医官却纷纷摇头。
“年轻人……”
“唉,毕竟年轻!”
中年医官急恼上了头,“我这就是私家之身去求请鸿太爷。若是他不来便罢。来了也是我个人欠了鸿家的人情,与平津城无关!”
众人纷纷看着他,似乎早已预料到了他会无功而返。
……
中年医官天不亮就出发去了,数日之后方赶回来。
面色憔悴,众医家问他,“如何?是否在鸿家医馆吃了闭门羹,誓不回头所以在门外跪求数日,终于死了心,这才两手空空的回来。”
中年医官瞧着同僚们各个幸灾乐祸,不知该怒该悲,“难道对你们来说,夫人的命还不值我苦心良跪?”
医家们不由露出了些许惭愧之色。
看着中年医官从背包里一件件拿出鸿太爷备下的药,“真见着鸿大夫了?”
“嗯。”
“他老人家怎么说呀?”
“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若是还有一口气,就把人拖来吧。”
原本刚刚对素来倚老卖老的鸿太爷有了几分改观的医家们瞬间开始骂骂咧咧。
只有金里条若有所思的盯着中年医官,“你去浠水城,可有被人为难?”
“一路无遇阻挠。”
“城门侍卫没有询问你的来历?”
“问了。而且鸿家医馆也有属军的人。”
“鸿家医馆是属军的了?”金里条显然是误解了医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