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三衙内不清楚,他心无旁骛一心都在答题上。
经过秋试省试的锻炼,他的内心强大许多,他甚至都没有左顾右盼,没去注意身边坐着的人都是谁,是否在认真答题。总之一句话,三衙内内心坦然,没有认为他在做不应该做的事。
他认为前两次都过了,这关键的一场决不能考砸了,不然前功尽弃。他一定要顺利的娶婴宁,让他的儿子有个进士爹。必胜的信念催动着他,他必成功必拿进士。
三衙内是心安理得的作弊。他认为他没有不努力读书,为了应对考试他也是没黑没白的日夜读书,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至于说考试成绩纯属巧合,由不得他也由不得婴宁,他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
不怕别人笑话,对于三衙内我是了解的。他善良多情坚贞,可这些品质和读书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要说考试了。他只是在年龄尚小时走了捷径,若是等他读书也读了个十年八年,咳咳……哎!估计过个省试差不多,想要殿试拿进士,呵,呵呵呵,我认为把握不大,就这还是我高看了他。
捂脸!我真做不到昧着良心睁眼说瞎话。
三衙内在梁帝的注视下利索的答完题,之后按照谭玘嘱咐的闭目养神,不看主位上坐的任何一人。
这样做原本是为了防止梁帝或者其他考官注意他,没想到适得其反,反倒是让梁帝认为他是胸有成竹,对他的答题更加好奇。若不是怕引起骚乱干扰了考试,梁帝当时就想让内侍拿过小三的卷子,当场看看今科会元的题做的怎么样。
三衙内答题速度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慢的,等差不多所有人都搁了笔,殿试终止的锣声响起。
有宦者高喊:“起……”
“整衣!”
“谢……”
谢谁?谢三位主考官。
谢礼依然是简单的深鞠躬,没有繁杂的礼仪。也没有人告诉考生,坐在主位上的就是他们的皇帝。但能走到殿试这一步的谁又是傻子呢?谁又会真不知道大庆殿主位上坐的是他们的皇帝。
“礼毕,退!”
有宦者引领最靠近殿门的考生慢慢离开座位,退出大庆殿。其他考生依次鱼贯而出,不带走殿试的一片纸。
殿试考题牵涉许多时事,考试不允许带走殿试中的试卷和演稿纸,是贡院张贴殿试须知里标注强制要求的。考生出大庆门时,会像进大庆门时那样的简单搜身,一旦发现考生违规,取消考生的殿试资格。
至此,殿试结束,考生由宦者和殿前军兵卒引导离开大庆殿宫殿,出宣德门回家。
考生走了,考官不能走。
在座位上稍事休息后,三位主考官开始阅卷。当然,大量的工作是由两位副主考官做的,梁帝会去休息室休息。
梁帝去的休息室,就是阿油鼠作为据点偷殿试题的那间房屋。屋子在大庆主殿的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