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没有动,仍然等待着,就像一个等待猎物的野兽。
这个时候,执事太监李公公迈出了凤仪宫宫门。
英王马上迎了上去,作礼道:“李公公。”
李公公诧异道:“殿下为何还没走?皇上已经走了。”
他以为英王在等皇上。
英王笑了笑:“不,我是专门在这里等公公的。”
“哦,殿下找我何事?”
“听说公公的右腿,每逢阴雨天气都会发作酸痛,刚好我这里刚好一瓶活血舒筋酒,里面用了二十年的乌梢蛇泡制而成,希望能对公公的腿疾有帮助。”
英王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个白玉瓷瓶,递给了李公公。
李公公年近五十了,去年冬天的时候,下雪路滑,一不小心掉进湖里,右腿冻伤了,时不时隐隐作痛。没想到英王居然惦记在心里,乌梢蛇酒很普通,但是二十年的乌梢蛇就罕见了。
送礼不在于贵重,而在于对方是否需要……
就比如,李公公就需要这瓶药酒了。
李公公接了过来,语气一下子变得有感情了:“多谢殿下挂心,我这副老骨头了,眼看就要进土了,就是腿不利索,难受啊。”
“李公公您老当力壮,可别说这些晦气话,小王凡事还得仰仗李公公呢。”
李公公笑眯眯地说:“哪里的话,老奴也不过是一个奴才,可帮不上殿下,真是惭愧。”
他在皇上身边办事,自然有很多人巴结送礼,早就学会了圆滑处世。
现在皇上冷落了太子,其他几个有实力的王子开始蠢蠢欲动了……
“其实小王并不需要公公做什么忙,就是希望日后父皇能多来皇后宫中走走,毕竟母后宫里冷清,最近又受太子这事牵连,心情更加郁结了。”
李公公以为英王投其所好,就是为了让他在皇上面前说英王好话,哪知道居然是为了皇后……
“殿下真是孝顺啊!”他感慨地说。
“小王是母后一手抚养大,小王视母后为亲母,眼下母后心情焦虑、心神不宁,小王自当为母后分忧。小王还得多谢今晚李公公的美言,让父皇去看丽妃娘娘的时候,来凤仪宫走一走,父皇的到来,母后心情也许才好一些。”
原来今晚皇上会突然来凤仪宫,是因为英王通过李公公传话,希望皇上去兰馨殿时,能顺路来凤仪宫一趟,因为皇后最近甚是挂念皇上。
李公公心想,英王你一番好意,是想促成帝后和睦融洽,奈何皇上一进凤仪宫,就发现英王跪地上,听见皇后训斥英王,皇上肯定以为皇后因太子妃第弟一事,而在惩罚英王,心情当即不好了,英王这是好事办坏事了。
他叹口气说:“殿下如此孝顺,真是让老奴感动,只是殿下,皇上刚下旨,让皇后在宫中静养,宫中事务也交由丽妃管治,殿下年轻有为,为何不为自己考虑考虑?”
他言下之意是,光王、平王因为太子受罚,知道太子大势已去,都纷纷在皇上面前邀功以及对太子落井下石,偏偏英王还顾念着兄弟情分、母子情分而在为皇后、太子奔波着。他心有不忍,便出言提醒。
英王眉头一挑,却道:“多谢公公提醒,然而人生在世,权力财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亲情。母后、太子待小王恩重如山,小王必定脑干涂地,尽孝尽忠。”
李公公知道说不通英王,心里轻叹一声,和英王闲聊几句就分开了。
“公公慢走。”
英王对着李公公的背影喊着。
那双温情的眼眸,在李公公看不到的地方,渐渐凝成寒意,迸出阴冷。
李公公快步追上了皇上的步辇。
皇上淡淡地瞥他一眼:“为何这般迟?”
李公公答道:“皇上恕罪,老奴腿脚不好,走路不快,加上刚出风仪宫,遇上英王。”
皇上道:“哦,英王为何还没走?”
“英王是特意等老奴的,说希望皇上多去凤仪宫走走,希望看到帝后和睦融侨的一幕。”
皇上听了,沉默一会儿,才道:“这孩子,还真孝顺啊。”
“是啊,英王殿下真是难得的孝顺。眼下皇后太子这般……..别人都避之不及,他却一腔热情,为皇后太子奔波。”
“朝中之事,不许妄议。”皇上突然冷声说。
李公公吓得头缩了缩,抽了自己一巴掌,颤声说:“老奴该死!老奴该死!”
皇上却望前方,前面就是兰馨殿。
丽妃知道今晚皇上要来,早已吩咐殿里上下张灯挂彩,远远看去,灯火通明、辉煌金碧,人影绰绰。
皇上突然举起手来。
那是要停止的意思。
李公公赶紧喊:“停!”
“皇上,前面就是兰馨殿,丽妃娘娘正在殿前迎接。”
“不去了,回勤政殿。朕有要事要处理。”皇上的声音很平静。
“是!”
李公公心里狂跳不已,却干脆利落地吩咐着。
一队人马又浩浩荡荡地折回勤政殿。
李公公转头看了一眼兰馨殿前影影绰绰站立的人群,心里说:看来今晚,有很多人睡不着了。
正在兰馨殿翘首等待的丽妃,忽然听见小太监前来报信,说皇上突然有要事处理,回勤政殿去了。
丽妃听见,那张精致美丽的面孔,顿时暗了下去,就如一朵谢了的花朵,失望的表情不加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