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一简单的包子铺,整出了百年老字号一般的架势,每天定量,卖完为止,新一笼包子还没出锅就排了老长的队,连镇上最有钱的孙家来了也得照样排队等着。
来闹事也不怕,立马给你打趴下。
这牌面,这格调,一下子就起来了。
祥哥原本以为谢家只是普通的人家,后来看到那小推车,那传单,再加上昨天孙家也吃了瘪,他又怀疑了起来,想着谢家背后多半有什么门道。
反正,交好不是什么坏事。
薛蕙摇摇头,“这个暂时不卖。”
现在一天净利润有五百文,半两银子,够谢家吃喝不愁,但还不够做其他的大生意,没有卖的必要。
“哎,这样,你卖给我之后,自己仍然可以在外经营,如何?”
薛蕙脚步顿住,仔细想了想,这不就是现代的加盟商吗?
总店给配方,技术,加盟店挂上名字,要交加盟费,从总店拿货。
且镇中酒楼和外面小摊的客源阶层差别很大。
能来镇中酒楼吃饭的客人无一不是殷食人家,这些人吃饭讲究,基本不会去吃小摊,哪怕是同样的东西,他们也只会选择贵一些的。
薛蕙觉得倒也可行,“好,两张方子,一张四十两银子加包子的一成利。”
包子的一成利,按照两文钱一个来算,本钱是五厘,卖出去七个包子,薛蕙能拿一文钱。
四十两银子她摆摊两个多月就能赚回来,更何况是酒楼。
且以她的直觉来看,镇中酒楼的包子不会卖只两文一个,价格会更高一些,以配得上那些有钱人的逼格。
祥哥咬着牙,嘴角抽了抽。
真精啊。
一成利,只要酒楼还在卖包子,她光坐着就有钱赚。
“一张三十两,如何?”
“四十两。”薛蕙面无表情地说。
要做生意,不投入点本钱怎么行?
现代好些人开店大半年才能回本呢。
“三十五两。”
“四十两。”
祥哥低咒,奸商!
“真不行,姑奶奶,你再便宜点儿。”
这也太贵了!
“便宜不了。”
祥哥一咬牙,“好吧,一张四十两成交。”
没关系,不就一共八十两银子吗?
他打算在酒楼把包子卖到五文钱一个,用不了多久就会挣回来。
薛蕙眼珠子一转,又说,“祥哥,我这里还有个方子,你要不要?”
“啥方子?”
“粉条。”薛蕙先前包包子的时候就想着搞一搞这个东西了。
“粉条是啥?”
“红薯面有吗?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有有有,我领你去后厨。”
这会儿正是中午,后厨里忙的乱七八糟。
几个厨子跟祥哥打了声招呼,就各自去忙自己的。
“墩子,红薯面在哪儿?”
叫墩子的厨子就是先前试吃菌子的,闻言手上掌勺动作不停,腾出一直手指了指某个橱柜,“在那个橱子里,中间一层。祥哥,这又是在试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