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回校
这天中午墨冉正要打开电脑写日记,突然接到了陆涛报喜的电话,说他比赛已经结束,拿了三块金牌,回去开完庆祝会后就抽空来请她吃大餐,顺便带她去母校逛逛。听闻这个喜讯,她的心情也随之兴奋起来,正要说点祝贺他的话,却听见前台喊她和林念初点钟,接着对方激动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墨姐姐,我竟然也有点钟了,而且还是和你一起的呢。”
墨冉忙匆匆与陆涛道别笑着对林念初道,“你才上班第五天就有了点钟真不。”说完就和她一起去了前台。
“顾客在保健二室,已经进房间了,你们自己去吧,我们这会人手少,忙得很。”沈雪一面说一面捧着托盘走进了足疗大厅。
墨冉忙拉着林念初朝保健二室走去,还没进门就听见包间里一对中年夫妇正在说笑,她耳朵向来很灵敏,记忆力又出奇的好,一般来说只要她推过一次的顾客再次见面便能想起对方,不过今天听这两个人的声音却有些陌生,暗想有可能是她的某位老顾客介绍的朋友吧,因此带着灿烂的笑容走进包间对二人道,“先生女士中午好!请问我给你们哪一位推?”
“墨医生,我朋友说你技术很好,今天特意点你给我老婆推,林医生你来我这边。”那男顾客一面说一面将墨冉拉到了他老婆的床边。
墨冉送给对方一个明朗的笑容,“好的,请问女士您什么地方需要重点调理一下?”
“颈肩部酸得很,腰也不舒服。”
“没问题。”墨冉说着将治疗巾扑在顾客身上,与此同时她听到林念初也问出了相同的问题,但是她的顾客只回答了五个字,“和上次一样。”
墨冉见林念初不再言语,估计她有些摸不着头脑,便语调柔和地笑着问道,“上次你们是几个人一起来的啊?”三年的时间已经让她练就了一套很实用的问话技巧,因为眼睛看不见,她必须要通过语言来搜集顾客的所有资料。
果然,下一秒那男顾客呵呵一笑道,“上次我们是四个人一起来的,那天林医生一进来就笑嘻嘻的,我本来看她是个生面孔还以为技术不行呢,没想到推过之后全身轻松,所以今天就又来约你们了。”
墨冉闻言嘴角笑意更浓,“先生,我们这位林医生虽然刚来不久,可她却是洛城大学的高才生,手法和理论都很棒的呢。”和许多盲人不同,墨冉喜欢在顾客面前夸自己的同事,这样做并不是她有多么伟大,而是她觉得这样既能让同事感激她,又能让顾客对她产生好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那男顾客听了墨冉的话立刻抬起头感叹道,“怪不得林医生手法这么好呢,原来是个优秀的大学生啊!我还真挺喜欢你这样的小丫头,话不做事又认真,你们这里有些医生就光嘴上神,说着说着手就没有力气了。”
林念初闻言开心地笑了,原来这男顾客就是她来东华路推的第一个钟,同时也非常感激墨冉。
接着男顾客的太太也和她们聊起了天,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就在四个人的愉快交谈中结束了。
七月份的东华路生意特别好,墨冉每天都要推八到九个钟,到了下旬她那小身板就有些受不了了,但是她又不想和张远一起休息,幸好这天陆涛终于打来电话约她吃火锅。她立刻就去请了一天假,不过却没有叫张远。虽然陆涛在电话中说要她把男朋友一起带去,可想到张远最近几次三番地说要和她出去开房便随便找了个理由推脱了。她知道这样对他不公平,甚至有点变态,但她就是力改变这样的心态。
这天陆涛专门到滨江公寓来接他,因为时间尚早,两人打算先去学校。这是墨冉毕业后第一次回校。
位于秦淮河畔的宁都盲校建于上世纪20年代,据说该校是第一所由中国政府创办的盲聋哑学校。80年代初,为了更加体现其专业的办学理念聋哑学校从盲校分割出来搬到了瑞京路。近三十年来由于盲校引进了不少有责任感的老师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学校的整体面貌都得到了很大改进,这几年还进行了扩建,以前的宿舍楼全都变成了大操场,各种绿植分布于塑胶跑道的四周,给这片美丽的净土更增添了几分生机。
“墨冉,我听刘导说方老师最近带着一帮人在排演节目,准备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大赛。要不咱们上去找他们聊聊。”两人一进学校陆涛就提议道,“据说张爱兰和李晓希也在。”
“好啊,我都好久没和她们联系了。”墨冉说着和陆涛一起上了教学楼。
张爱兰和李晓希都是墨冉曾经的舍友,前者是她的学姐,毕业后嫁给了比她年长三届的学长,之后就甚少与朋友联系。而李晓希则是她的学妹,曾经凭借动听的歌喉和优异的成绩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也是老师心目中最乖巧听话的学生。而他们年轻有为的盲人音乐老师方毅清更是把她当做真正的知音。方毅清是盲校为数不多的盲人教师,毕业于长春大学音乐系,比李晓希年长十岁。因为两人都酷爱音乐,所以很谈得来。还曾多次合作演唱过《血染的风采《你是谁等经典明歌。墨冉能感受到他们面对对方时的不自然,确切地说似乎有种浓浓的情愫在他们的心中逐渐的蔓延,但是这两位都很理智,始终没有越界,唯一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是在学生会组织的一次周末联欢晚会上。那天28岁的方毅清难得主动邀请了十八岁的李晓希跳了一支舞,虽然两人都是全盲,但是却能非常默契地在舞台上缓歌缦舞,迎来了一阵阵叫好的掌声。然而正当不少人以为他俩即将擦出爱的火花时,李晓希却在一个月后为了报考长春大学离开了宁都盲校。
一阵嘹亮的歌声将墨冉从飘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她不想打扰他们便在门外止步,听着那清亮的女高音不禁感叹,时隔几年李晓希的唱功又精进了不少,似乎和张野宋祖英等当红歌星比都不逊色。只是不知她与方毅清的关系是否会有新的进展。
“同志们,这么热的天你们还在这里排练,精神可嘉啊!”陆涛一向对民歌没兴趣,站了片刻就推门进去嚷道。
在门口弹吉他的张爱兰见他们进来忙招呼道,“哟,陆涛墨冉,什么风把你们俩吹来了啊!”
墨冉淡笑,“我想念这边的火锅了,正好陆涛拿了金牌说要请我吃大餐,又听说你要参加比赛,就顺便来给你鼓鼓劲啊?”
张爱兰苦笑,“别取笑我了,我家老公都不支持我来,经过我反复做思想工作他才勉强答应,哎,女人一旦有了家做任何事情都身不由己了啊!”说着重重一叹,“可是我整天在诊所上班真是太聊了,说实话,我真不喜欢这行。再不让我找点事情干我都要疯了。”
“既然决定参赛,就好好准备吧,争取拿到名次。”墨冉鼓励道。
张爱兰又是一叹,“我这水平也就是来凑数的,像晓希那样的才是本省的重头戏。你知道吗?这次省里特意找专人为她写了首歌曲,叫做什么《我是一朵绽放的小花,你刚刚听到她唱了吧,可好听了。”
“墨冉来了啊,我可想你了。”随着这个清亮的声音传入耳中,一个身材婀娜眉目清秀的女生已经走到了墨冉身边,亲热地握住她的手,“我昨天还和方老师说有空很想去看看以前的姐妹,你今天就来了,咱俩真是心有灵犀啊!”
墨冉反握住她的手笑道,“晓希,咱们可是好几年没见面了,我刚才在外面听你唱歌,比以前又进步了很多,对了,你明年就要毕业了吧,未来有什么打算啊?”
李晓希温柔地笑了笑,“也没什么,就是打算去艺术团那边工作。”
“那很好啊,依旧能循着理想的方向走,我真羡慕你。”墨冉倒不是奉承李晓希,因为她的确有些羡慕她可以一直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且她的父母也很支持她,不像她当年曾说想学钢琴却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理由是你一个全盲女孩就算学了钢琴将来也法就业,那就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后来,她又想去青岛读高中(那时候盲人只有青岛盲校才有高中)母亲又反对,说她不好好学推拿,去上高中又能上出什么名堂?她只好作罢。而李晓希的父母总是非常支持女儿。当年她想考长大,她妈就特意想方设法帮她找普校高中的老师来辅导她。很多时候她总想不通,同样为人母,为什么她的母亲对她的态度总是和别人不一样。直到去年夏天她才明白真相。
“陆涛墨冉,你们来了啊,据说陆涛这次成绩不嘛?”方毅清刚接完电话就过来同他们打招呼。
“马马虎虎吧,主要是国内练习中长跑的人不多。”陆涛谦虚道。
“墨冉最近有没有写什么好文章啊!”方毅清又转身问墨冉。
墨冉自嘲地笑了笑,“说来惭愧啊,我自从工作后就没怎么写文章了。”
李晓希闻言轻轻一叹,“哦,这太可惜了吧,我可是很喜欢你的文笔的哦,我在长春那边经常和同学提起你,说我有个姐妹文章写得可好了。”
墨冉闻言心下又是一阵凄然,“不说我了,还是说说你吧,你在长春那边挺好的吧,有没有交男朋友?”
李晓希轻笑,“没有,我还是单身,没有碰到合适的。”
“这样也好,毕竟你能力强,不要太早谈恋爱。”张爱兰道,“我看我们省有你参加比赛就行了,我们其他人都是陪衬的。”
方毅清嘿嘿一笑,“是啊,晓希嗓子好,悟性也高,这水平已经超过我了,领导还让我指导她,我想想真是惭愧。”
听闻此言李晓希忙谦虚道,“我哪行啊,您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你俩一个是美声唱法,一个是民族唱法,各有千秋。”墨冉总结道,心里却感叹这两人看来永远都不会捅破那层纸了。
“要不你们中午和我们一起去吃火锅呗!”陆涛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