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莉娅被问住了。
为什么是现在?
六个月前,威廉姆找到石合川,请求他在加勒比蓝计划里对韦恩家族进行保护。
石合川答应了。
试金石确实可以在加勒比蓝计划中对韦恩家族提供保护。
加勒比蓝计划是佩特拉取的名字。
试金石还叫指南针研究所的时候,加勒比蓝计划叫做“优生学”应用计划。
十年前,政府左派当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突破各种边缘。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上,左派为了赚取眼球、获取民众支持,竭力鼓吹人工智能的“行为主义”学说。
他们试图给世界重塑完美规则。
他们认为世界是一组复杂、互锁的信息反馈回路,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通过复杂和可计算的信号和信息交换体系产生相互作用。为了把“复杂和可计算的信号”和“信息交换体系”变为现实,他们把原本应用在在工程制造领域的机器控制论,提升到人类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高度。
他们在工业发展上,强调基础设施和工业生产的智能和自动化装配。这促生了一大批精密工程技术,很快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他们鼓吹优生学,利用生物学的信息编码,对胎儿开展基因序列检测,彻底解决遗传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对后代的不利影响。
他们构建了人类生命体“完美的建筑蓝图”,他们想按照蓝图培养再生器官,并让再生器官实现计算机感知来进行人机信号交换。
他们甚至立法通过了人类遗传工程技术改造,为冷冻胚胎的托管、改造、代养和“虚拟家庭”的合法性打通了路径。
这些激进的措施很快催生了第二次信息革命,隔空互联和跨链互通让工业社会迅速转型为信息社会。与此同时,世界就像是繁殖满了细菌的培养皿,各行各业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种各样的信息爆发式增长,监管手段和法律规范却乏善可陈。
很快,技术极权垄断在行业间和区域间形成。垄断让技术越来越先进,使用起来又完全免费。人们对技术的依附性越来越强,最终心甘情愿将社会生活的绝大部分控制权移交给了技术和机器,社会贫富产生了极端分化。
终于有一天,政府左派批准了争议极大的“安乐活”项目。“安乐活”是“安乐死”的人工智能替代方案。共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解除肉体和意识的伴生关系,实验者肉体死亡后,人的意识以“缸中之脑”的形式进行延续。这样,人的意识就可以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或人仅以意识的形式存在、或人以意识的形态实现永恒。
第二步,用其他存储介质代替“缸”和“脑”,彻底实现意识的虚拟化以方便存储、转移。
这项实验由志愿者报名参加。
左派深知所谓志愿者多是身有残疾、路可选的弱者,于是同期开展了对“使用死刑犯”的宪法研究。
这个项目的批准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恐慌。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有人对此破口大骂,更多的人忧心忡忡即便实验成功了也只会让个体以不同的方式继续被特权阶级奴役。
论如何,绝大部分民众开始意识到,激进而不受约束的技术可能、或已经开始反噬人类,最终将摧毁整个社会生活体系。
民主社会困兽犹斗的做出最后的挣扎。
人们开始抵制科学技术对人类“灵”和“肉”的肆意探索和改造,并拒绝以自由的丧失为代价换取生活的富裕。
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支持让右派提前发起临时民选,左派的统治被判定为新极权主义被迫终结,右派在倍感期待的欢呼声中执掌政权。
右派一如既往地维系传统文化。
他们反对左派宏大的人类社会改造计划。成型的“虚拟家庭”核心技术:冷冻胚胎托管计划被立即终止,遗传工程学分离和重造团队被强行解散……所有遗传和生物项目都被认为有违社会道德属性和危害社会组织结构,被进行审查并重新开展严谨的科学论证。
宏大的“人类未来发展规划”被改名为“未来世界发展规划”,以科学概念和课题的名义,从私人企业转至各大学院和研究机构,很快便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右派成功消除了民众的恐慌、阶层的嫉妒,和精英人群追求变革的热情。
右派踩着左派对社会生产力的贡献,用廉价的快餐、廉价的娱乐和廉价的住宅给民众带来廉价的满足感,并获得了民众的赞誉。
没有人再提起,三十年前,民众还在呼唤实现人类所渴求物质和精神更高层次的追求。
现如今人人恪守传统美德,沉迷在安居乐业的令人心醉的幸福中,不再问未来将怎样。
左派包装后的“人类优生学”也不再被质疑。用基因诊断技术筛选、改善和提高遗传素质,通过基因序列排查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婴儿,被宣传为安全害并被民众视为理所应当。
遗传学家默契地沉默不语,没人敢揭穿改善基因缺陷和提高基因质量,正是让左派遭遇滑铁卢的罪魁祸首:是货真价实的人类基因改造工程和基因物种重塑工程。
优生学,也就是“人类有针对性的自我进化”,在历史上曾披着进化的外衣,与臭名昭著的族群优先学划上等号。那时科学家出于政治目的,打着提高人口素质和种族前途的旗号,随心所欲的把种族行为差别、躯体性状、智力天赋作为判定标准,以此建立种族的对比价值,判定种族的优劣,最终给人类多个种族带去了不可饶恕的灾难。
虽然族群优先学早已被历史车轮碾压,但充满偏见和伪科学的观念,暗中孕育出变种毒瘤时常变换外衣悄然问世。
试金石的基因样本库的构建逻辑,除了生理健康样本,同样含有某些难以启齿的目的。犯罪、暴力和精神疾病的基因样本,按照政府要求作为底层逻辑,伪装成健康指标对胎儿进行检测。
没,这是名副其实的族群优先学的逻辑。
犯罪、暴力和精神类疾病,统称为人格缺陷的先天性心理疾病。先天性心理疾病,与先天性生理疾病也具有明显、可辨识的病理遗传因素。区别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潜伏基因受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远大于先天因素。也就是说,先天性心理疾病并不像先天性生理疾病那样几乎注定会被“诱发”。
右派深谙其道。这些被科学界不认可的心理疾病基因,作为“辅助指标”加入了基因检测的孟德尔库。
那时,人类优生学论坛由森失海屿主持。指南针研究所是个不起眼的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