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三个孩子,老大叫李海,姑娘叫李婵,老二叫李河,其实姑娘应该是老二,但是农村姑娘不排辈,不上家谱,所以都是从男的往下排,老大,老二。
三个孩子长的都十分健康俊俏,这让李家在村里面也算有了一分得意。
孩子的母亲是上过学的人。在贫穷的日子里面,妈妈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启蒙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从小三个孩子懂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懂得了好人有好报,知道了坏人最后必得到惩罚的故事。
李海母亲娘家条件还可以,比李海家强的多,所以李海母亲也比较要强,不喜欢在外人面前吃亏。但是李海的父亲从小兄弟一人,加上家里比较贫穷,在村里也没有太多的亲近的人,造成了李海父亲比较老实,宁可吃亏不爱惹事。
李海父亲在家里跟自己老婆吵架倒挺厉害,甚至动手。但在外面低声下气,谁也不敢惹。
这样的性格,两口子整天吵架,也给三个孩子留下的不好的童年阴影。他们老是担心自己妈妈挨打,担心真的哪天妈妈受不了了,不要他们三个了。
家庭的不和睦让三个孩子在外面也没有太多的安全感,性格比较老实,在外面也不敢给家里惹事生非。
农村人没有文化,比较鲁莽,有时候爱钻牛角尖。在农村生活,不是讲道理就可以相安事。
农村的相处之道是别人不敢惹你才行。老实巴交不惹别人,不代表一些人不故意欺负你。
这时候家里的顶梁柱得能撑起这个家才可以。而李海的爸爸太老实,没有扮演好这个保护家庭的角色。
李海家里与别人家的矛盾,每次都是要强的妈妈独自一人出头,而李海的爸爸每次都做缩头乌龟,完事后还继续埋怨老婆惹事,最后两口子再打一仗。
李海妈妈里外不讨好,还增加了别人的气势,这样的家庭更让孩子们生活的没有安全感可言。
有一次早上放学回家,李海刚进胡同,就发现妈妈跟邻居家吵架,看到妈妈吃亏,爸爸在家里面不出来。李海冲了上去,结果被邻居像抓小鸡子似的拎在了一边。
李海想:“人家一家人,妈妈一个人,怎么能不吃亏?”。这些事在李海幼小心灵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也造成了以后的性格自卑与孤立。
刚上小学时,李海早上根本不爱起床。妈妈一叫醒就大哭。李海小学一年级新的每一天,都是在早上哭闹中开始的。
妈妈哄好后,李海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才独自己走到村子里面的学校去。
学校里面条件也很差,教室里地面是泥土地,每次放学打扫卫生,每个孩子出来都是小泥人,全身是土。
教室的木头窗上没有玻璃,每到冬天学校会在外面糊上一层塑料布。
屋里的严寒,孩子们冻的瑟瑟发抖。贫穷的生活,有的孩子冬天根本没有件像样的,保暖点的衣服。有的穿哥哥姐姐剩下的破毛衣,有的冬天连个棉鞋都没有,还穿着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