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上小学的语文老师是本村的离异女人。因为离过婚还有个孩子,学校对她有所照顾。在学校空白地留了一片耕地让她种。
李海这群学生周末或者平时下午下课就帮老师收拾庄稼。这也是与老师拉近距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有一次李海跟几个学生拉着大的木头推车帮老师收玉米,李海在前面拉车,后面几个同学用力推着。突然到了个小下坡,李海年龄太小,车太大,刹不住车了,木头把手手直接把李海怼到了墙上。当时疼的李海直掉眼泪。
这件事李海没敢跟家里人说。以前的家长不管孩子对,不管什么事,先把自己孩子轻者训一顿,重者挨打。这就是农村的教育孩子方法。
李海发现帮老师干活拉近了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与老师搞好关系的同时,也让这个少年慢慢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李海帮老师干活时,老师也顺带嘱咐着李海要完成作业。慢慢的李海学习成绩能跟上老师的速度了。考试成绩也慢慢变好,加上老师的鼓励,有时候李海成绩能达到了班里前几名。
到了四五年级,李海竟然可以被老师选中,成为班里的优秀学生与其他学校竞赛。李海的自尊心开始慢慢强化,在班里也有了不少好朋友,给同学们也留下了好的印象。李海慢慢也自信了起来。
李河跟李婵在小学学习一直不。贫穷让这三个孩子在家里最大的奢望,就是有顿好饭吃,有肉有鱼。就这样李家三个孩子过着看似充实趣但也忧虑的儿时。
平时三个孩子放学没事就是帮家里干活了。当时农村孩子们每年有四次假期,因为农忙是农村的大事,当时没有其他收入,主要靠地吃饭,所以农村有麦收假跟秋收假,时间挺短也就两周。
李海年龄最大,每次麦收奶奶都让他给家里人送饭。因为大人们种地离家远些,起大早在地里干活,早上也在地里面吃饭,这样不耽搁干活。
每到麦收季节,家人们往往给家里壮力弄些好吃的。所谓的好吃的也就是弄个咸鸡蛋,炒个土豆什么的可以有菜吃。平时的农村孩子们要想吃点肉,得等到过年了。
李海被奶奶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着,慢腾腾的起了床。奶奶做好菜放在了一个竹篮里面,杨海拎着竹篮走着去给大人们送去。
李海刚一出门,只听“哐啷”一声响,奶奶赶快走出去看。只见李海把菜盘打了个天翻地覆。奶奶很生气,但对这个孙子疼爱也没有去打他。
割小麦当时还是用镰刀。一个人一天一亩地也割不完,割完还得捆起来,一个一个的放在一排。等着都割完用大木车,农村也叫地排车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