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十分的大,够住百八十人。
看着周依依这花园般的大院子,王韵晴羡慕极了,一扫贬官的阴霾。
“我的天,比我家在京城的院子都大。”,王韵晴感叹道。
“那能比?京城啥地段,这里只是个小小延平县。”,周依依道。
“不说了,我是准备在这里住下了。哈哈。”,王韵晴对这新周宅十分的满意,把烦恼都忘了。
看到好友的到来,周依依自然是十分的兴奋:“你有没有想吃的,姐妹我给你露两手厨艺”。
“算了吧,还是让诗涵去吧,就你耍那几下大马勺,一会把家里给烧了”,王韵晴埋汰地说道。
周依依连忙把京城来的这些人都聚到了一起,从自家的周记酒馆整了几大桌子菜,备了酒水。
周依依还十分贴心地让人去桃花笑给王韵晴带来了睽违已久的奶茶和汉堡。
吃得她津津有味。
吃完,王韵晴说:“我一会得去于府,拜会一下我舅舅、外公,你要不要去?”
“我已经去过了,再说了,我这次城里征税,也不小心收到他养女家一间店铺,怕他责怪,就不去了”,周依依道。
“那你也小看我外公了。不过,不去就算了,他那人比较沉闷,年纪也大了”,王韵晴道。
说完,王韵晴就去了外公于阁老家。
周依依连忙让诗涵,诗画帮忙把王韵晴的屋子多拾掇拾掇。
第二天,周依依开心地向属下们介绍王韵晴。
在一一见过主要同事以后,周依依带王韵晴巡视自己的政绩。
繁华地带好多周依依开的店,而且,品类也都是关乎民生、文化的居多。
两人坐在周依依新开的茶楼。
老板看到穿着便服的周依依到来,紧张又开心,连忙把店里的好东西都拿出来招待。
“你没事开这么多店,浪费钱啊。投资在京城不是更好?”,王韵晴问道。
“不浪费。还赚了不少。延平县的物价高,我得给他们把价格打下来。后来,对几大家族征税的时候,他们想联合涨价让老百姓买单,多亏了我买的这些店铺,稳定了市场。”周依依解释道。
“眼下这城里是安定了,但自古皇权不下乡,乡村里依然由地主乡绅说了算,老百姓过得苦哈哈的,实在难办!”王韵晴说道。
“事情一步一步来,看咱们俩的了。”,周依依说着把茶叶端起来一饮而尽。
现在王韵晴来了,她并不急着下乡收拾乡绅地主。
她得先继续赚钱。
周依依除了开了大量的商店,增加自己的收入,平抑物价之外,还增加了几处官营的招待过往旅客的客栈。
她用官府的名义,把城里和农村的流民、闲散劳动力,集中起来,疏浚河道。
有了工作,社会治安也更好了。而工人们拿了工资也有钱消费。
安全又热闹的延平县,港阔水深,更多的商船愿意停留补给,连著名的漕帮都来设置了办事处,不日也将把总部搬过来。
毕竟京城大门开关有时间的。
经过口口相传,便宜的物价,规范又安全的官营客栈,延平县引得南来北往的过客,都愿意在延平县停留。
更主要的是,河里竟然掏出了不少的能量陨石。
也给周依依的系统,提供了不少的能源,这也是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