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药师与丹药(1 / 2)

今明 知世郎 0 字 2021-04-30

明心将手一翻,一个淡黄色的玉瓶就出现在掌心之中。拔开瓶塞,倒出两粒同样是淡黄色的丹药,嗅了嗅,明心满意地点了点头。

凡是丹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气味,或是药香,或是臭味,不一而同,或许不同的丹药气味或许会相近,但绝不可能完全相同。

而此时明心掌中的淡黄色丹药散发出的则是淡淡的清香,不过清新的气味中仍然带着略微的辛辣气息。

丹药通体呈淡黄色,一道淡淡的火焰纹路呈卷云状依附在丹药外表上,看上去颇为妖异。而整颗丹药只有拇指大小,这倒与明台所留使用方法上介绍的服用方法相符合。

火灵丹,这就是它的名字。

虽然看上去不那么普通,但是实际上它并非是一类很珍贵的丹药,恰恰相反,它仅仅只能算得上是非常普通的丹药,其价值功效,在明台所留的丹药中也是处于垫底的位置。

对于修士来说,它很普通,但是对于凡人来说,它却摇身一变,变得炽手可热起来。

除了它的药效温和之外,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普通人“感灵”。

若论根源,修道之人皆从世俗中来,最终超脱于世俗之外,说是百中无一也不为过。

凡是修道之人,皆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天赋便表现为对自然的亲和,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对天地元素的亲和,而这也被人们戏称为“老天爷赏这碗饭吃”。

对于能吃上这碗饭的人来说,感灵只是最基本的,不在话下。但是对于另外的人来说,能够感灵,感知到天地元素就等于拥有了一窥真正天地的可能,这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追捧至极呢?

人们需要有人站出来对抗洪水猛兽。于是有了战士;人们需要有人能够带领自己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于是有了领袖;人们觉得自己需要有能力去改变天地,修士就顺运而生。

凡是一个职业都是人们在有了需求之后才顺应产生的。

当然,这并不仅限于职业,各种道法神通,灵丹妙药,神兵利器,灵符法宝,莫不如此。

火灵丹正是在人们的不断需求之下产生的。除了最基本的改善增强人体素质的功效之外。它最令人垂涎之处莫过于有一定几率让服用的人感受到天地间的“火”。

当然,服用之地的环境以及服用者的心境也会对药效有影响。

比如你非要在更古冰原去感受天地间的“火”,哪怕你吃再多的火灵丹,甚至更高级火源丹,成功感受到“火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而如果你有足够的忍耐力盘坐在岩浆之旁服用火灵丹的话,那么成功的几率也会将近百分之百。

这便是环境对于丹药功效的影响。为何?

因为所有丹药都是由药师辛苦炼制出来的,药师本身是带有属性的,所以无论这个药师多么高明,他所炼制的丹药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些属于他的气息,这便是丹药中的“杂质”,而一枚丹药的品质优劣则由丹药的药效和其所蕴含的杂质多少来划分的。

而不同的丹药效不同,很难比较。比如一枚丹药可以让吊着一口气的修士起死回生,一枚丹药可以让一名修士直接突破当前的境界,两枚丹药所蕴含的功效都是修士十分眼热的,但却无法分出高下之分,所以不能比较。

所幸,人族先贤集中当时族内共九九八十一位炼药大师,在先贤的呕心沥血之下,在八八六十四位大师智慧穷绝,精神枯败而亡之后,汇集了当时天下近乎所有丹药炼制方法以及功效品阶的《万丹录》问世了。

《万丹录》共二十一册,将天下所有丹药划分为,人鬼玄元地,天极神道圣十阶,每等又分新、残、半、满四品,火灵丹仅仅只是人阶残品的丹药,但是为了得到它,世俗中人仍然是打破头颅而不可得。

其中新、残、半、满四品据说是当时人族丹道修为最高的一位炼药宗师遥望天空皓月,有感而定的。

据可靠的史实记载,《万丹录》成册之时确有二十一册。但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人族的传承似乎出现了些问题,至今流传于世的不过只有前十六册罢了,后五册似乎已经埋没在了历史的潮流之中,这让不少人族前辈都扼腕叹息。

既然是先贤费尽心血所编撰的,那就没有敝帚自珍的道理,起初《万丹录》全二十一册,只要是人族中有志于丹道的天才,尽皆可以翻阅,但是如今却不同了。仅仅只有前四册《万丹录》流通于世,剩下的不是被修真世家所珍藏,就是被名门大派好好地保存着,作为他们口中的底蕴为门派吸引着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