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善举,能做到,真不易啊!”
洛宁又看了一眼白浩,心里感概。
“而且不光是孤儿,独居老人,连无力扶养孩子的家庭,他都会亲自拜访,如果能进福寿堂,听说连孩子上学堂都有机会!”
“居然做了很多吏部应该做的事!”
洛宁对白浩,更是敬佩不已。
白浩与吏部大人们敬过酒,忽然转身看见秦昭坐在这里,便满脸堆笑走过来:
“秦大人!”
又看见洛宁,更是客气:
“洛大人也来了,真是幸会!”
秦昭连忙恭喜,也说些客气话:
“我听吏部的同僚说,你做了许多了不起的事,连皇上都赞赏有加,白管事年轻有为啊!”
白浩是真心喜悦,也是真心谦虚,秦昭又介绍张温给他,几个年轻人互相认识,坐下来也是天南海北,相谈甚欢。
第二日,大理寺接手了京兆府的案子,命名为女童溺水案,洛宁和宋青松经过昨晚的分析,这溺水案绝不是看见那么简单。
洛宁召集司直们,大家一起分析案件,首先还是需要确定女童身份,其次寻找当日将她带出城的女子。
孟司直说:
“大人,不如还像上次一样,再造大声势,这女孩总有邻居,亲属什么的,总不会一个家人也没有吧!”
“也好,那你就与姚司直一起,将女孩画像各处张贴,也可以去找秦大人,我们加大力度,争取今日落实女孩的身份!”
“大人,寻找那个女子有点困难,如果两个人一同溺水,尸体飘到下游,那就不好定位,不如我们连同女子一起寻找?”魏延问。
“这是个好办法,那就公开女子和孩子走向,四日前出城,孩子遇难,女子至今下落不明,这样不管女子是否回城,都可以找到线索。”
洛宁松口气,对魏延说:
“魏司直,你去趟京兆府,看看宋大人那边查得怎么样?多派些人手到太湖下游各个村庄走走,看看有没有人发现尸体,或者认得这个孩子。”
众人分散,忙碌开。
半日后,得到消息,古里巷一个脚工被姚司直带进大理寺。
所谓脚工,没有什么技术,靠着出体力做些琐碎的活计,赚不了太多银子,勉强可以维持生机!
洛宁见他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直接将他带到预审厅。
洛宁倒了一杯茶给他,开门见山:
“老人家,怎么称呼?”
“我叫王大成。”
“你认识画像上的女孩?”
“是我的外孙女!”
“可以肯定?”
“看到画像后,我又去女儿家看看,空无一人,看似无人居住,所以我……”
老人垂泪。
“老人家,你女儿叫什么名字?”
“王琦!”
“外孙女呢?”
“思思。”
“思思几岁?”
“今年四岁!”
十有八九是那个孩子。
于是洛宁说:“老人家,等下会有衙役带你去京兆府辨认,是否是思思。”
王大成擦泪点头。
肯定了孩子的身份,洛宁同时又好奇:
“老人家,你的女婿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