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明白洛宁的意思,略一思索:
“如果是破窗而入,凶手身手必须很灵活,不能比我再胖,否则窗户进不去,身形应该不高,只是……”
秦昭有点疑迟,因为他也发现了洛宁不解的问题:
“我见窗栓是在里面,窗户又是从里往外开,洛大人,破窗而入有点说不通啊!”
洛宁眼望二楼,秦昭和自己想到一起,确实如此,想到刚才的搜查结果,洛宁问周老太太:
“周老夫人,周大宝有多高?”
周老太太看看秦昭,比量一下,到秦昭肩膀位置:
“大人,大宝很瘦,比起这位大人,要瘦弱很多!”
这就符合了凶手当时试穿周大宝的衣物,一定是两个人身形差不多。
结合刚才秦昭的判断,洛宁稍微有点欣慰,再通过找到的血衣,应该大致可以确定凶手的身形。
洛宁和秦昭走到旁边私塾。
洛宁问周老太太:
“平日里私塾有多少孩子?”
“二十人,年纪不等,最大十五岁,最小也七岁!”
私塾很简单干净,石头桌子摆放整齐,每张桌子下面都有放好的蒲垫。
在周兵的位置,还有许多书籍和抄录的诗词段落,想必是周兵的教学笔记。
通过私塾的设置,可以看出周兵很用心,这样的人会与什么人结仇,招致杀身之祸呢?
洛宁又问周老太太:
“周老夫人,周兵平日除了教书,还喜欢做什么?”
“没有特别爱好,就是读书,周大宝受他影响,也喜欢看书。”
洛宁想到周大宝房间里,那些书籍,确实比一般孩子阅读量要多。
忽然洛宁又想起那些带血的书籍,凶手也翻看了那些书,难道凶手也爱看书?
这个认知让洛宁非常吃惊。
“平日里周兵交往的人呢?朋友都是哪些人比较密切?”
“唉,周兵有点清高,自从放弃科举,便与那些读书人断了联系,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散学也是看书,没什么交往!”
除了周兵,那就是周兵夫人啦。
“周夫人呢?她有没有什么能与别人冲突的地方?”
“大人说笑了,我那儿媳性格很温顺,平日里操持家务,没觉得与谁有瓜葛,接触最多的就是邻居!”
这个思路也堵死了。
那么凶手为什么要杀死周兵呢?而且手段如此残忍?
以周老夫人的供述,周兵家生活简单,社会关系也干净,去哪里让别人如此仇恨呢?
不光夺命,还肢解尸体?
回到大理寺,洛宁依旧眉头紧锁,她与秦昭详细说了案发现场的一切,也讲了自己的思路和困惑。
对于凶手在房间里停留,试穿周大宝的衣物,秦昭也骇然,也同样疑惑不解。
洛宁拿出笔墨,写下了现阶段的方向:
现在有两个关键问题要突破: